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什麽是匍匐莖?

什麽是匍匐莖?

平伏於地面生長的莖。細軟,不能直立,沿地面生長,藉以擴大營養面積。果樹中草莓具匍匐莖(見圖)。

草莓的匍匐莖由當年生短縮新莖葉腋處發生,趨光性強,初生時向上超出葉叢,然後在葉叢外下落。節間長,在2、4、6……各偶數節上,向上生長正常葉和腋芽,向下生長不定根,伸入土壤,成為匍匐莖苗,與植株分離後,即可成為新的植株,以供繁殖;1、3、5……各奇數節只具苞葉。草莓植株抽生匍匐莖的能力與品種、株齡和營養有關,如紫晶品種,當年可抽生兩三次匍匐莖,在匍匐莖的節上分生新的匍匐莖苗;2~3年生植株抽生匍匐莖能力最強。匍匐莖發生時期因品種而異,壹般在漿果采收後大量抽生。同壹植株以早抽生的匍匐莖所形成的匍匐莖苗質量好,同壹匍匐莖以離母株近的匍匐莖苗質量好。草莓生產中,過多的抽生匍匐莖會消耗養分,不利於母株的花芽形成,並影響越冬能力和翌年產量,因此若不用於繁殖,宜早摘除。

匍匐栽培

寒地果樹傾斜栽植以便埋土防寒的壹種特殊栽培方式。匍匐栽培可使壹些抗寒力較弱的優良樹種、品種能在寒地進行經濟栽培,以豐富寒地的果樹種類和品種,中國的黑龍江、吉林、新疆以及遼寧北部;蘇聯的西伯利亞、烏拉爾等地區廣泛采用。

由於樹冠傾斜於地面生長,受風速影響較小,溫度變化小,可以充分利用地面輻射熱,增強光合作用;樹冠枝條傾斜生長,較易形成花芽,能早期豐產;便於埋土防寒越冬,及樹體其他的操作管理。但冬春埋土、出土工作量大,且時間集中;埋土時枝幹折傷較多,易使樹體早衰;樹冠下的土壤管理不便,樹冠管理工序多,成本較高。

建園

以匍匐栽培方式建園,宜選擇冬季積雪深厚,地勢較高的砂壤或壤土地段,以利於果園排水和埋土防寒。要選擇枝幹柔軟、樹冠開張、發枝力強、結果年齡早的樹種,如蘋果、梨、桃、杏、李、櫻桃等,同時應選其中優質高產、抗逆性和越冬能力較強的品種。枝幹脆硬,樹冠高大、抗寒性差的核桃、板栗、柿、棗等樹種,不適宜用匍匐栽培。匍匐栽培的果樹樹冠較寬,宜用長方形栽植,但間距也不能過窄,以便冬季埋土取土方便,並避免根系暴露而受凍害。樹冠傾斜的方向,應考慮光照充足和避免冷風侵襲兩個因素。新疆北部大多向南傾斜,向東或東南的次之;黑龍江春季多西南大風,樹冠多向北傾斜。栽植有直栽,斜栽兩種。直栽的在夏末新梢半木質化時,將幹與地面呈45°夾角壓彎;斜栽的是使苗木與地面呈45°夾角定植。直栽的根系分布均勻,斜栽者便於樹冠整形。

水肥管理

匍匐栽培果樹的根系主要分布在樹冠傾斜的壹側,故果園施肥、灌水,宜以冠下為主,多從樹冠兩側斜向冠下開溝施入。在新疆成齡果園多用畦灌,少部分用噴灌、滴灌。畦灌的畦面以樹冠傾斜的壹側為主。

樹形及整形修剪

中國新疆的匍匐蘋果樹廣泛采用三主枝匍匐形(見圖)。黑龍江多用單面自然扇形。這兩種樹形造形容易,形成期短,結果早。在蘇聯,有盤狀形、匍匐灌木形、匍匐扇形及雙臂扇形等。整形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樹體有壹定的傾斜生長角度和樹冠大小,合理安排主、側枝及枝組方向、位置,改善樹冠各部位的光照條件。整形技術以拉、撐、壓為主。除維持骨幹枝的方向、角度、長勢和從屬關系外(見果樹整形),對重疊、過密、強旺直立,影響樹形又難以改造的枝條應及時疏除。從定植後第二年起,每年夏季進行1~2次整形,直至成形為止。匍匐果樹的修剪,應針對潛伏芽萌發力強,力圖恢復直立生長的特點,及時控制或疏除樹幹基部萌生的徒長枝和骨幹枝上的背上枝,可以改造成枝組的,應及時壓彎。其次,枝幹與地面夾角愈小,萌率和成枝力愈高,故修剪不宜短截過重,枝幹的角度也不能扣壓過低。由於埋土出土時枝條折傷多,修剪時應註意適當多留枝,要及時清除傷殘枝,更新復壯樹勢,防止早衰。

越冬防寒

匍匐果樹冬季埋土約有半年之久。埋土前先徹底進行清園、冬灌等準備工作。秋末冬初氣溫大幅度下降之前(在中國上述地區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為埋土適期。埋土時,先壓低樹冠,樹冠上鋪以覆蓋物,然後埋土,土厚達20~30厘米,並在土壤封凍前結束。黑龍江大面積匍匐栽培果園,已采用鏟拋機械埋土,人工補埋,省工、效率高。翌年春(約在4月下旬)分兩次完成出土工作。第壹次先扒開土堆,使果樹與外界氣候逐步適應,經10日左右,土溫回升穩定在0℃以上時,再除去覆蓋物,然後平整土地,修復渠道、畦埂,進行樹幹塗白及其他春季管理工作。

匍匐栽培是比較費工的壹種栽培方式。隨著果樹抗寒育種工作的進展,壹些抗寒性強、可以露地越冬的品種相繼問世;運輸貯藏條件的逐步改善,使優質果品向寒地的供應已逐步好轉。因而匍匐栽培的經濟地位在相對下降。但在交通不便的高寒地區,匍匐栽培對於當地某些果品的供應仍有壹定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