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壹,就整個經濟結構來說,應當由過分倚重外需向側重內需轉變。
其二,就內需的結構來說,應當校正投資與消費之間失調的關系。
其三,就投資的結構來說,應當杜絕“兩高壹資”項目擡頭,重點培育技術水平高、核心競爭力強、節能環保的產業。 高能耗、高汙染、資源性產業的難以為繼,本已日漸成為舉國上下的***識。
我國尚未建立壹套完善的產能過剩判斷指標體系,學界衡量產能過剩主要是用行業產銷率、產品庫存、價格水平及企業利潤等指標,間接說明產能利用的情況;而政府則是通過對部分商品的供求和行業產能利用的調查,並根據相關經驗對當前及未來壹段時期市場需求作出預測,來判斷行業是否存在產能過剩。
近壹段時間以來,“兩難”這個詞在經濟問題上的使用頻率非常之高。保持經濟增速與抑制房價上漲之間的矛盾,增加人均收入與保持企業競爭力之間的矛盾,實際負利率與經濟增速放緩之間的矛盾等,都被稱作當下中國經濟的兩難問題。這些兩難的發生印證了中國經濟的轉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必然意味著經濟環境中重要要素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