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經典案例:全球最大避稅企業蘋果公司。

經典案例:全球最大避稅企業蘋果公司。

2013年5月,美國參議院發布了壹份長達40頁的備忘錄,指出從2009年到2012年,蘋果利用對海外企業征稅的漏洞,避免了海外收入中440億美元的稅項支出。總體而言,總稅率僅為22%,遠低於聯邦35%的稅率。其實早在2012,紐約時報就在壹篇文章中指出了蘋果的國際避稅。

《紐約時報》披露了蘋果公司采取的全球避稅措施,包括其國內和國際避稅策略,並透露蘋果公司已成功避稅數十億美元。文章引用了曾負責蘋果iTunes歐洲市場零售營銷的前高管羅伯特·哈達(Robert Hatta)向媒體披露的他通過盧森堡降低公司稅額的策略。

此外,這位參與起草蘋果國際避稅策略的前主管也表示,蘋果的策略之壹就是利用不同地區之間的稅率差異來避稅。蘋果公司在世界許多地方都設立了辦事處,如雷諾、愛爾蘭、荷蘭、盧森堡、英屬維爾京群島等。,這大大減少了其全球稅收支出,是合法的。

《紐約時報》還報道稱,通過將利潤轉移到美國各州和低稅率的海外國家的子公司,蘋果的應稅稅率大幅降低,遠低於大多數同等規模的企業。研究數據顯示,2011年,蘋果僅在美國就成功避稅24億美元聯邦稅。

以在內華達州裏諾成立的子公司Braebum為例。雖然蘋果在雷諾不生產或設計任何產品,但其銷售利潤的相當壹部分流入了這家Braebum公司,這有助於蘋果避免在其他州產生的高額稅收,因為內華達州不征收企業所得稅。

事實上,吸引世人目光的並不是蘋果在美國的本土避稅策略,而是其名為“雙份愛爾蘭加壹份荷蘭三明治”的國際避稅策略。這種策略已經使用了很長時間,並被其他跨國公司效仿甚至直接復制。

蘋果公司利用其在愛爾蘭和荷蘭的子公司將利潤合法轉移到這些子公司,然後再轉移到加勒比海島國。由於上述三地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很低或者根本沒有,蘋果在國際上成功避稅。

個案分析

從蘋果避稅的案例來看,它的策略是復雜的,但卻是成功的。第壹個原因是不同國家的相關稅收法規不壹樣。根據美國法律,只有在美國註冊的公司才是國內公司,需要納稅。第二,美國法律認為不需要按國別分別申報收入、利潤和稅負,這使得蘋果的海外納稅處於模糊狀態。以下兩個方面就是避稅的最好證明。

1.避稅天堂-盧森堡

蘋果公司在盧森堡成立了壹家名為iTunes的子公司。該公司在盧森堡只有幾十名員工,註冊地址可見其規模之小,辦公環境之簡陋。據壹些現任或前任公司經理透露,當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在蘋果官網下載歌曲、電視節目或應用軟件時,相關收入會流入註冊在盧森堡的iTunes公司名下。

事實上,蘋果在盧森堡設立子公司是為了享受當地的優惠政策。盧森堡的稅收優惠政策規定,發展新業務、采用新的制造工藝或提供高科技服務所獲得的利潤,可在最長8年內免征25%的企業所得稅和市政營業稅。

所以蘋果作為壹家高科技公司,只需要在盧森堡經營高科技服務,就可以在壹定程度上減稅。蘋果公司選擇盧森堡作為國際避稅的國際避稅地,不僅使自己免於數十億的稅款,還使本應屬於其他國家和美國的稅收人為流入盧森堡。

2.“愛爾蘭荷蘭三明治”

“愛爾蘭荷蘭三明治”翻譯自英文“Double Irish With A Dutch Sandwich”,由蘋果公司歐洲財務經理蒂姆·詹金斯(Tim Jenkins)提出,並在1994幫助建立國際避稅策略。這壹稅收框架幫助蘋果成功實現了企業利潤轉移和國際避稅。

蘋果之所以選擇愛爾蘭,是因為愛爾蘭政府為蘋果提供了稅收優惠政策。蘋果通過內部資金轉賬將在加州產生的版稅轉移到愛爾蘭,享受的稅率約為12%,而不是美國約35%的稅率。

此外,蘋果將愛爾蘭子公司的部分所有權移交給了英屬維爾京群島的鮑德溫控股有限公司。鮑德溫控股有限公司是由蘋果首席財務官皮特·奧本海默註冊的。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公司的好處是當地政府保護股東利益,不需要公開受益人身份,允許壹個人完全擁有有限公司。同時,該地區實行低稅率,對外資有限公司的稅收控制很少。愛爾蘭與荷蘭簽署了稅收協定,歐盟成員國公司之間的交易免征所得稅。

“愛爾蘭荷蘭三明治”策略很好地解釋了蘋果公司的壹些報道數據。比如蘋果2011年報顯示,公司稅前利潤70%來自國外,30%來自美國。追溯利潤來源,我們可以看到蘋果公司的避稅策略極大地削弱了稅法實施的有效性,並揭示出蘋果公司的避稅行為不僅是由美國自己買單,還有其他與美國有經濟聯系的國家買單。

啟發

蘋果公司的全球避稅戰略引發了國際社會對“避稅”的重新思考和激烈爭論,導致世界各國紛紛展開國際反避稅行動,如簽訂國際稅收協定等,在法律上盡可能彌補稅收制度的不足,以加強國際稅收制度的合理性。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壹些啟示。

1.嚴格的稅法是最有效的避稅工具。

要避免偷稅漏稅,就要加強反避稅立法,提高防範國際避稅的意識,彌補稅收漏洞和不足,盡量不給跨國納稅人可乘之機,使稅法真正做到平等公正,避免重復征稅和稅負失衡。

總的來說,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努力:壹是加強關聯企業的稅務監管,明確關聯企業之間的法律關系;第二,對轉讓定價應制定明確的、有限制的甚至被叫停的法律措施;三是明確稅務機關對外資企業的稅務審查範圍和處罰措施。

2 .確保稅收監管的有效實施。

加強監管是非常必要的避稅管理措施。壹是提高涉外稅務人員素質,涉外稅務人員應掌握審計、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稅法等多種相關業務知識;第二,要加強稅務調查。除了要求跨國企業提交稅務報告外,還應通過稅務顧問和審計部門加強跨國企業的稅務透明度。第三,要明確告知跨國企業的納稅申報義務,使其系統化、規範化。

3.加強國際稅收合作。

國際避稅涉及不同國家的稅收政策,僅靠壹國的相關立法和稅收監管是遠遠不夠的。要防止國際避稅,必須采取雙邊或多邊措施,這就需要相關國家之間簽訂反避稅的國際稅收協定。比如兩國稅務機關之間的稅務信息交換;協商處理兩國間國際避稅的措施;應及時將每個國家的相關國內稅法的變化通知合作方的稅務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