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基地總經理關羽說:“我們傳統的人工裝袋蘑菇就是這樣壹個操作步驟。我們把它放入鋸末中壓實,這樣就可以把它捆綁起來,進行高溫消毒殺菌。現在用機械化代替,套袋更結實更緊。我們傳統上壹個人壹天做幾百個包。現在機械化可以做5000個左右的袋子,壹條生產線可以做20000個袋子,所以效率大大提高。
?
?每個大棚前都有標識,標明蘑菇種植的品種、規模、時間、生產周期。這個蘑菇生產基地是扶貧項目。帶動這個當地貧困戶脫貧致富,就標成杜少生,然後帶動的貧困戶數量是12,這個牌子上寫的很清楚。
?
?蘑菇基地總經理關羽繼續說道:“我們蘑菇生產基地的商業模式是這樣的。壹是自產自銷菇棒,自主經營栽培蘑菇。二是主要是為缺乏條件和技術的貧困戶種菌棒、賣蘑菇,讓貧困戶在獲得技術的同時增加家庭經濟收入。”
?
?據了解,位於矮子馬塘村的香菇種植基地占地70畝,建設資金530多萬元。建設項目包括菇棒生產車間、示範種植大棚、接種車間、栽培車間等。蘑菇基地預計年產720萬枝,鮮蘑菇800萬公斤,年產值654.38+0.4億元。通過基地+貧困戶的形式,促進貧困戶發展優勢特色香菇種植。與貧困戶簽訂產銷協議,帶動貧困戶增收。目前,基地已帶動563戶農戶、132戶貧困戶發展香菇種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