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競爭加劇,就業壓力增大,名牌重點大學成了擇業砝碼,考名牌上重點似乎成了唯壹出路。需求就是風向標,社會如此需求,學校也就如此培養。最終導致在教育過程中德育和智育的地位發生了變化。教學中的德育和智育開始分工分家,彼此的矛盾開始出現,培養智育的教務處成為學校的壹枝獨秀,培養德育的德育處、團委都成了陪襯的綠葉。教學的“智育化”、“應試化”,地位相對上升,導致德育地位相對下降。
壹、德育與智育相分離的弊端
智育與德育之間日益激化的矛盾,導致了三個嚴重問題:
第壹,對“差生”的智育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
在升學競爭的社會背景下,某些學校和老師對那些升學無望的學生相對忽視,忽視他們的學習成績的發展,甚至可以說,放棄了對這壹部分學生的智育。實際上這種做法不僅僅是放棄了這些學生在智育品質的發展上所負有的責任,同時也為他們的德育發展設置了障礙。這壹問題在普通中學和職業中學中,他們沒有升學競爭的壓力,在德育和智育的教育上,更有過之而不及。這壹類學校的學生文化成績差,犯罪率高的狀況值得我們深思。
第二,對“優等生”的德育沒有盡到應有的責任。
壹些教育者為追求升學率,對優等生倍加呵護,只要學習成績好,那麽他們思想品德教育及道德修養的培養都可以置之不理,即使,犯了錯誤,也是網開壹面,綠燈放行,認為只要學習好什麽都好。
然而,正是在這樣的教育意識傾向下,致使壹些優等生犯罪的情況頻頻發生。由此可見,在這個物欲橫流和激烈競爭的今天,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道德修養尤為重要。
第三,脫離智育去搞形式化的德育。
在“要重視德育”的呼聲日益高漲的情況下,有壹些學校,確實把德育工作“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但只是頻繁地組織形式化的活動。這樣做不僅幹擾了正常的教學秩序,沖擊了智育,而且對於道德品質教育本身也是十分有害的,達不到相應的教育結果,學生不滿,家長不滿,教師也不滿。
二、德育與智育是相輔相成的
在當前的教育實踐中,相當壹部分教育者把德育和智育看成是獨立的兩項教育活動,而且認為進行這兩種活動都得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抓智育必然沖擊德育,抓德育難免幹擾智育,德育與智育兩者無法兼顧。對德育與智育的關系缺乏正確的認識,也就不可能正確而有效地開展德育工作。
德育與智育不能簡單的等同,它們也就是相互包容,彼此影響、相輔相成的關系。
1.人的認知能力是德育發展的基礎。
也就是說,認識水平的提高對德育發展的有著促進作用。如果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不能使得每壹位學生的智能得到應有的發展,那麽,其消極影響就不僅僅影響差生的智育發展,而必然影響到他們德育的發展。
順利的完成學業還要求學生具備主動積極,不畏困難等良好學習心理、獨立的道德行為,更甚至於品德、智力、勞動、審美、體育全免發展的要求。因此,德育的發展離不開智育的發展前提。
2.德育對智育的影響
從實踐上來看,德育對智育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好的德育教育對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掌握了壹定的思想理論和方法,對於壹個人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夠給學生提供觀察思想問題的立場、方法和角度,活躍學生思維。樹立壹個人有遠大的政治理想和抱負,在學習上形成強烈的學習動機和欲望關系重大,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也是日後能否成長的重要前提。
很多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之所以學習成績不好,原因並不是智力低下,而是非智力因素所致,是自身德育修養不夠高,導致學習動機不明確,求知欲望不強烈;沒有遠大的理想和切實的學習目標。所有這些,都需要我們德育工作跟得上、教育好、引導好,否則,就會給智育帶來負面影響。
三、開展德育工作的途徑
通過理論和實踐的探究發現,在學校德育工作開展上,應采用多種途徑開展,並註重多途徑間的相互滲透。
1.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德育的途徑,主要靠各科教學來完成。
全體科任教師充分發揮學科教育的德育功能,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要寓德育教育思想、理念於各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之中,要自然貼切,不能生搬硬套。
在教學過程中,要註意在正面灌輸知識的同時,還應樹立價值取向意識,如進行兩難選擇,如何辯證的看待問題,如何交友等等,開展課堂討論,要給學生思考留有余地,不能下結論、定調子,更不能亂貼標簽。
2.社會實踐的開展途徑,這是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
組織學生開展參觀訪問,社會調查,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和壹些簡單的生產勞動,培養其勞動情感,積累道德體驗。
在進行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壹定要註意把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協調起來,學校爭取贏得家庭和社會各方面的支持與配合。
3.隱性課程的開展途徑,主要依靠教師對學生交流、愛護來完成。
德育不同於智育,需要更多的愛的付出,愛是德育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
豐富校園文化,通過建立和健全學校各項 規章制度 ,發揮校歌、校服、校訓、校紀對學生的激勵和約束作用。領導幹部和教職工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做到教書育人,管理科學等。
當然,關於德育與智育的發展還有很多內容可談,我相信,只要廣大教育工作者都能平等的認識到二者的重要性,辯證的理解和實踐德育智育的相關理論,我們的教育工作就壹定能夠達到壹個新水平,我素質教育質量和水平壹定能夠再上新臺階,我們才能夠徹底實現教書育人。
(作者單位:河南省鄭州市第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