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有哪些民族服飾受到過藏服的影響

有哪些民族服飾受到過藏服的影響

丁真爆火,讓我這個傳統服飾的愛好者感到十分激動。我突然意識到除了漢服,其他少數民族的傳統服飾也很美,壹直被我們忽略了,直到這次丁真的出現,他把藏服帶入了我們的視野。最開始,關註丁真,是因為我覺得他穿藏服很好看。我開始慢慢的去了解藏服,現在,我把我了解到的知識也分享給妳們,傳統服飾真的很美。

藏族服飾的地域差異非常大,每個縣的服裝可能都有所不同,所以其實談論藏服不能夠壹言以蔽之。再加上藏服的資料實在不好找,本期只能帶大家了解壹些大概和基本的東西,熟悉壹下藏服,就當是個入門吧。

本文將從款式、特征、穿法、穿衣層次、配飾、面料、紋樣等八個方面分別介紹藏族服飾。

零、藏服的種類

藏區在我國分布很廣,主要有三大藏區,分別是衛藏(西藏拉薩、日喀則壹帶),康巴(西藏昌都、四川甘孜、青海玉樹、雲南迪慶)、安多(青海玉樹以外其他地區、甘肅甘南、四川阿壩)。丁真所在的甘孜州理塘縣屬於康巴藏區,所以,藏族並不是只是在西藏。

每個藏區因為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生活方式不同,為了適應環境,藏族形成了豐富多彩,因地制宜的藏族服飾,農區與牧區服飾各有特色,部分藏區還會受到其他少數民族的影響藏服也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服飾。其實,丁真的藏服,也僅僅只能代表理塘縣的藏服。

壹、藏服的基本款式與整體特征

藏服的常見款式有:各色帽子,交領長袖袍服,立領大襟短衣,大襟無袖袍服,對襟無袖坎肩,邦典(圍裙),長筒褲,長靴等。

藏服的整體特征是肥腰,長袖且寬,大襟(立領大襟和交領大襟,對襟類衣物相對較少),長袍,寬鑲邊,色彩艷麗,厚重,通常搭配寬腰帶和長筒皮靴。

藏族交領長袍是最常見的藏服款式,袍服是上下連屬的連體衣物。藏袍是寬松肥大的,是為了活動時穿脫方便,並且可以擋風禦寒,保暖實用。袖子很長,跳舞很有優勢。

清末女子藏袍

無袖藏袍通常夏季穿著,且多為婦女服裝,無袖的日常活動起來也更加方便,有交領和斜襟兩種款式。

立領大襟短衣通常是作為內搭穿著,袖子較短較窄,衣長較短,顏色上相對比較簡單。

邦典是藏族的圍裙,婦女的裝飾,多為已婚婦女穿著,邦典是壹塊五彩顏色織成的圍裙,通常是間色的條紋圖案,可大可小,可長可短。

邦典

穿邦典的藏族女子

藏服的鑲邊十分寬大,尤其是藏袍,鑲邊不僅寬大,數量也是比較多的,鑲邊的材料可以是動物皮毛,也可以是織錦緞,或者是刺繡圖案,並且色彩明艷,鑲邊圖案也是五彩條紋圖案和藏族傳統圖案。看資料的時候發現壹個有意思的細節,有些地區的藏服下擺的衣角處還有壹個小小三角形的鑲邊,通常是雲紋圖案。

清末男子藏袍

鑲邊細節

二、穿衣層次

女性:內搭立領大襟短衣——無袖坎肩(可穿可不穿)——交領長袍——圍裙——腰帶——對襟坎肩(有些地區會穿)——披肩(部分地區會穿著)

這裏給大家找到了壹個四川省甘孜州藏族女性的服飾穿著視頻,可以作為女裝穿衣層次的參考。

男性:內搭立領大襟短衣——長褲——交領長袍———對襟坎肩(可穿可不穿)———藏靴

男性穿搭

三、獨特的穿衣方式

藏族也因住在氣候溫差大的高原地區,其穿衣方式也十分獨特。最常見的穿著方式是外層的交領袍服只穿壹只袖子,另壹只袖子則是耷拉下來或是別在腰間,袒露出右邊胳膊。這是因為氣候溫差大 ,天冷時穿上兩只袖子,天熱時就脫掉壹只袖子,再熱壹點就脫掉兩只袖子,把袖子系在腰間,並且,袒露手臂更加方便活動。

脫下的袖子利用纏和捆的方式把它系在腰間,因為腰部設計十分寬大,所以在穿著時需要依靠腰帶把衣服紮好,但並不是胡亂紮好就可以了,還需要整理至平整無褶皺,美觀。外層藏袍無扣,無兜,紮好腰帶後胸前會有壹個比較大的空間,可以用來放東西,裏面有時還藏有口袋,男子穿藏袍腰線會勒的比較低,基本是在胯部,這樣顯得比較魁梧,女性腰線會比男性的高壹些。男子在穿袍服時通常會將袍服提到膝蓋以上,更加方便活動,顯得靈活且魁梧,女子則在腳面以上,顯得身形優美高挑。

把藏袍系在腰間

四、服裝面料

藏族服裝多為毛織物,動物皮毛,織錦緞,綢,棉布。由於氣候原因,藏族服飾面料具有厚重感和膨脹感。

藏族特色織物——氆氌,氆氌是由羊毛織成的,可以做成藏袍,也可以做成毛毯,壹般都是藏民自家手工制作,氆氌的特征是厚實抗風,可以抵禦高原寒冷,是藏袍的常用面料。在冬天為了禦寒,藏袍裏面會絮上厚實的羊羔毛,十分保暖。不過現在好像純羊羔毛做的衣服越來越少了,基本是在博物館裏見到,現在市面上很多藏袍是人造毛。

在夏季,稍微熱些的時候會穿薄壹些的棉布衣、布袍,高原地區夏季氣溫不是特別高。

五、藏服配飾

藏族是壹個很喜歡穿戴配飾的民族,他們的配飾華美繁復、珍貴綺麗。因為是遊牧民族,經常需要搬家,他們會把財產做成金銀飾品,喜歡把家裏貴重的東西都穿在身上,許多珍貴的飾品都是傳世下來的,壹代傳給壹代。並不是藏族人都是土豪,而是他們喜歡把財富穿在身上,有時候身上帶的是幾代人積累的財富。

藏族喜歡用天然綠松石,蜜蠟,紅珊瑚,白玉,金銀等等珍貴的材料做配飾,並且這些材料的形狀都是天然形成的,不用打磨就能當成配飾。這些配飾往往顏色搭配十分鮮亮,質感厚重,華美。

藏民的頭頂,胸前,腰間都是他們喜歡裝飾的地方,這幾個部位的配飾往往非常多,頭頂有時是高高的大蜜蠟珠,女子喜歡戴由珊瑚瑪瑙串成的巴珠。

胸前是鑲嵌著寶石和雕刻精美花紋的“嘎烏”,嘎烏有這深刻的吉祥寓意,嘎烏是壹個鏨刻著佛像,形狀像佛龕的壹個盒子,裏面裝著活佛給的物品,例如經文之類的東西,據說可以辟邪,佛像掛在胸前相當於是護身符。

嘎烏

腰間是厚厚的銀制或者金制大腰帶(有些腰帶真的非常大),腰帶又大又寬,可以懸掛壹些日常需要的東西,既實用還可以作為裝飾品,因為藏服也沒有口袋。有時還會佩戴兩到三條腰帶,女子腰帶裝飾品尤甚,多有鏤花的銀板連綴而成,綴上許多銀泡,沈重但富貴。

看看這腰帶

不過日常生活也不會穿的如此隆重,日常可能是帶個耳墜,項鏈,戒指,手鐲,全身的裝束壹般只有節慶日才那麽打扮。

戒指

耳墜

另外,藏族男子也帶耳環,戴左不戴右,女子則左右都戴。男子喜歡用綠松石做耳墜,女子的耳環就華麗多了,又是寶石又是金銀。

聽說這款耳墜火遍全網

六、藏服顏色

藏族人民十分擅長色彩搭配,他們的服飾色彩豐富鮮艷,色彩搭配強烈對比,又協調統壹。色彩繁復卻不會讓人覺得混亂,有種獨特的美麗。總感覺他們有壹套自己的色彩搭配秘訣,並且還是壹種與生俱來的技能,不管怎麽穿,始終是美的。就如他們的圍裙,粗粗的看似乎花花綠綠,細細的看卻是有律可循,很有心機。

五彩邦典圍裙

最喜歡的壹套搭配,隨便壹搭就很好看,橘色圍巾搭配橘色內襯的外套絕了

藏族人喜歡五色,白藍紅黃綠,這五種顏色在服裝中得到了廣泛運用。在不同地區,服飾主色也不壹樣,有些地區黑色是主色,有些地區白色是主色。在人生不同階段,衣服顏色也不壹樣,年輕時鮮艷,年老則樸素黯淡。

色彩鮮艷的藏服

七、藏服紋樣

藏服受宗教信仰影響較大。衣服上的紋樣圖案常常帶有民間信仰的痕跡,十分常見的有象征著吉祥的萬字紋卍,運用的十分廣。

萬字紋

還有花草紋和幾何紋,藏族的花草紋與漢族傳統服飾中的花草紋樣風格差異較大,藏族的花草紋更加粗獷艷麗,花型較大,講究結構對稱均衡。

比較常見的還有間色條紋圖案,喜歡把間色條紋裝飾在緣邊,袖口,領口,下擺等位置,還有女性的邦典圍裙用的非常多。這些圖案有織成的也有繡成的,民族特色濃郁。

間色條紋圖案的緣邊

八、日常生活與藏服

日常服飾與節日盛裝

藏族的日常服飾和節日盛裝是要區分開來的,真的沒有人會每天穿戴著幾十斤重的配飾生活的,通常是過節或者結婚,每年穿那麽幾次而已,日常生活的裝扮其實是很簡潔的。

理塘縣女子盛裝裝束

在現在藏族年輕人人眼中,穿藏裝意味著過節,現在的藏族年輕人日常生活中也是穿時裝,有時候還會搞混搭,就像丁真和他的兄弟們,基本上都是藏袍加牛仔褲和現代皮質長筒靴的搭配,絲毫沒有違和感,並且還很潮流。

藏袍搭配牛仔褲和皮靴子

短衣搭配牛仔褲和靴子

藏裝其實也有壹些人在做改良藏裝,把袖子改短,藏袍改的更加修身,或者是用時裝面料做藏裝,或者是簡化裝飾等等,改良藏裝更加方便生活,但是我們仍然要記住傳統的樣子。

最後,我想說,丁真是我們了解藏族文化的壹個窗口,也是我了解藏族服飾的壹個契機,更是我了解少數民族服飾的契機。未來我還將了解更多的民族服飾,如果大家感興趣,我會將我的學習成果分享給大家。

本文為我原創

傳統服飾

藏族服飾

丁真

283

178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