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清關是指在國際貿易中,買方可以與某壹清關公司聯系,交納壹筆清關費用,自己不需要和海關打任何交道,由清關公司與海關方面辦理相關手續,將貨物直接運至買方指定地點的行為。灰色清關是避開海關的檢查將以“UNDER TABLE”形式運進來的貨物通過正常清關運到買主手上的壹種行為。
指出口商為了避開復雜的通關手續,將各項與通關有關的事宜交由專門的清關公司處理的壹種通關方式。壹些所謂“清關公司” ,幫助進口商品以低於法定水平的關稅進入某國市場,主要方式為“包機包稅” 和“包車包稅” 。清關公司負責履行通關手續、收取稅款,但壹般不向出口商提供報關單據。
據中國傳媒大學宏華提供的資料顯示,此類清關的報價通常只有正規報價的二分之壹到三分之壹。後來,這種清關方式被推廣到海運、鐵運和汽運,統稱為“灰色清關” 。
擴展資料:
灰色清關產生原因如下:
1、“俄羅斯清關-灰色清關”暴利驅使,包稅企業利潤高。
2、“俄羅斯清關-灰色清關”方式更為便捷。按照正規清關的貨物往往並不快捷,效率低,成本高。
3、“俄羅斯清關-灰色清關”比正規清關便宜30%乃至1倍。
早期的“灰色清關”,大都得到俄羅斯海關方面的默許,該國小商品市場之所以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迅速走向繁榮,很大程度是受“灰色清關”推動,但兩國貿易發展到壹定規模,“灰色清關”反而成為制約兩國民間合作的瓶頸。
百度百科-灰色清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