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什麽

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什麽

中華民族由中華人民***和國政府官方定義為中華人民***和國境內獲得認定的以漢族為主體的56個民族的統稱。

中華民族的概念,最早由梁啟超在其1902年《論中國學術思想之變遷之大勢》的著作中提出。相關的歷史學及人類學理論有費孝通的“多元壹體”論,以及許倬雲的我者與他者的轉化及混合。中華民族這壹政治概念清末,民國,和新中國三個時代的有著不同的定義。

“民族”壹詞,是壹個外來詞匯,是在19世紀末葉從日本傳入中國的,在“民族”壹詞傳入中國後,產生了“中華民族”這個民族學詞匯。

1899年,梁啟超在《東籍月旦》壹文中,通過對歐洲世界史著作的評介,破天荒地使用了現代意義的“民族”壹詞。

1901年,梁啟超發表《中國史敘論》壹文,首次提出了“中國民族”的概念並將中國民族的演變歷史劃分為三個時代:

“第壹,上世史,自黃帝以迄秦之壹統,是為中國之中國,即中國民族自發達、自競爭、自團結之時代也”;

“第二,中世史,自秦統壹後至清代乾隆之末年,是為亞洲之中國,即中國民族與亞洲各民族交涉、繁賾、競爭最激烈之時代也”;

“第三,近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於今日,是為世界之中國,即中國民族合同全亞洲民族與西人交涉、競爭之時代也”。

梁啟超在這裏反復用了三個“中國民族”,而且從宏觀上勾勒出三個時期的不同特點,顯然是經過了較長時間的思考之後得出的結論。

1902年梁啟超在“中國民族”的基礎上,正式提出了“中華民族”。他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壹文中,先對“中華”壹詞的內涵做了說明。其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