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能目標: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糟糕、確實、自豪、謄寫、敬仰、出版、戲劇”等詞語。

2、方法目標:讀懂課文內容,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描寫的語句,體會作者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3、情感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且能理解父親和母親對巴迪的詩的不同看法,並聯系實際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難點

1、對文章重點語句的感悟,理解為什麽同壹首詩,父母評價完全相反。

2、體會文中母親充滿感性的愛,父親充滿理性的愛。

教學準備

學生提前預習課文;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壹課時

壹、導入:

同學們,誰還記得這壹單元的主題是什麽?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壹篇以“父母的愛”為主題的文章,《“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請同學們跟著老師書空課題。

這個題目很有特點,妳發現了嗎?

對呀,恰恰就是這樣兩種截然相反,甚至天差地別的評價組成了我們今天的課題,多有意思呀!讓我們再來讀壹讀!

二、老師來檢查壹下生字。請看屏幕,開火車讀詞語,看那列火車開的又快又響亮。(出示):

糟糕 確實 靦腆 自豪 謄寫 敬仰 判斷 出版? 戲劇 慈祥 嚴厲 靈感 創作 源泉 警告 提醒? 把握 謹慎 歧途 極端 壹如既往 得意揚揚

註意:“得意揚揚”也可寫作“得意洋洋”

多音字:將 jiāng:將軍

jiàng:將士

三、研讀課文:

1、默讀課文,誰來用簡潔的話說壹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麽內容?

2、對於我的第壹首詩,爸爸媽媽讀後都有什麽反應呢?我聽了他們的評價後,又有什麽反應呢?自讀1-14自然段,畫出爸爸、媽媽“我”的語言、神態、動作等詞句加以體會。

四、匯報交流:

(壹)、我們先來看媽媽的.反應:

1、誰起來說壹說母親讀過“我”的詩後,語言、動作、神態上的反應? 屏幕出示:母親壹念完那首詩,眼睛亮亮的,興奮的嚷著:“巴迪,真是妳寫的嗎?多美的是啊!精彩極了!她摟住了我……她再次摟住了我”,這是對母親哪方面的描寫?妳從這些句子中,感受到了什麽?

2、哪些詞更能看出這壹點?(我從“眼睛亮亮的”、“興奮的嚷”、“再次擁抱了我”這些對媽媽神態、語言、動作的描寫中體會到了媽媽此時的心情很高興。)

3、誰能帶著媽媽這種激動、興奮的心情讀壹讀媽媽的話?

4、聽了媽媽的贊美,我是什麽表現?“我既靦腆,又得意洋洋。”這是對我的描寫,“靦腆”是什麽意思?——“因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5、母親為什麽要這麽大力稱贊我?壹個七八歲的男孩寫的詩真的有那麽精彩嗎?

6、正是出於對我的愛和鼓勵,媽媽對我的詩大加贊賞,這讓我大受鼓舞,在得意洋洋的同時,我更迫不及待的想要什麽?

7、妳從作者的哪些行為、心理描寫可以看出“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父親的贊賞?

?“我懷著自豪感”,這種自豪感是誰給他的?整個下午,作者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開始了焦急的等待。七點,七點壹刻,七點半,等的的時候,時間過得是那麽慢,快到八點鐘的時候,父親終於回來了。

(二)、那麽,父親對這首詩又是什麽反應呢?我又是怎麽表現的呢?

1、誰來說壹說父親在語言、動作上的表現?

⑴“父親壹進吃飯大廳,就被餐桌上的詩吸引住了。”

⑵“父親拿那首詩讀了起來。”(“拿起”是父親的動作,父親讀完說“糟糕透了”,又把詩“扔”回原處,從這可以看出父親不喜歡這首詩。)

⑶父親的話中包含了什麽?(嚴厲和批評),聽了媽媽的話,已經得意揚揚的我,又在等待父親讀詩、和聆聽父親嚴厲的批評時,我又有什麽反應?

①我緊張極了(心理)

②“我把頭埋得低低的,詩只有十行,但我覺得父親讀了很長時間。”

③“我的眼睛濕潤了,頭也沈重的擡不起來。”

④“我沖出飯廳,跑進自己的房間,撲到床上失聲痛哭起來。”

(這是對作者動作的描寫,寫出了作者傷心的心情,我感到作者有點受不了了。)

2、妳能從中看出什麽?

(作者的心情:傷心、失落、難過)

正所謂:“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此時巴迪的心情?很傷心、失落、難過。

3、爸爸是在什麽情況下批評我的,他為什麽要對我這麽嚴厲,這麽不顧及會不會傷害到我? 引導:父親批評的話是在母親高度贊賞了我,我得意洋洋之後說的,目的是讓我不驕傲,繼續努力。

4、我們來帶著不同人物的不同情感分角色讀壹讀3-14自然段。

5、後來,小巴迪長大後成了壹名著名的作家,寫了很多作品(出示:作者簡介。)

小巴迪為什麽能走上寫作之路,並且成了大作家?自讀15-17自然段,找出原因,畫下妳找到的重點句子,說說妳的理解。

五、拓展活動:交流讀後的感受。

(壹)閱讀《我的母親》[法國]羅曼·加裏(節選)。

我13歲那年,和母親住在法國東南部的耐斯城。每天早上我去上學,媽媽留在旅館裏。她在那兒租了壹個售貨櫃,櫃架上擺著壹些日常生活用品。她從每壹件賣出的圍巾、皮帶、指甲刀或毛線衫中得到百分之十的傭金。白天,除了在我回家吃午飯的時候,她休息兩個小時,其余時間她都守在售貨櫃前,時刻尋找可能光臨的顧客。我們母子倆就靠著這個賺錢不多、朝不保夕的小生意過日子。

母親孤零零地居住在法國,沒有丈夫,也沒有朋友和親戚。十多年來,她頑強地幹,掙來錢買面包、黃油,付房租,交學費,買衣服和鞋帽等。除此之外,她每天都能拿出點令人吃驚的食物。比如:午飯時,她面帶幸福、自豪的微笑,把壹盤牛排擺在我面前,好像這盤肉象征著她戰勝厄運的勝利。

她從來不吃這些肉,壹再說自己是素食者,不能吃動物脂肪。然而有壹天,我離開飯桌到廚房裏找水喝時,發現母親坐在凳子上吃東西,煎肉鍋放在腿上,她正仔細地用小塊面包擦那給我煎牛排用的油鍋。發現我時,她急忙將鍋藏在餐巾底下,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因為我明白了她成為素食者的真正原因。

(二)閱讀《父愛,在拐彎處》

壹天,弟弟郊遊時腳尖被尖利的石頭割破,到醫院包紮後,幾個同學送他回家。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見了爸爸。於是他壹邊蹺著紮了繃帶的腳給爸爸看,壹邊哭喪著臉訴苦,滿以為會收獲壹點同情和憐愛。不料爸爸並沒有安慰他,只是簡單交代他幾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傷心,很委屈,也很生氣。他覺得爸爸“壹點也不關心”他。在他大發牢騷時,有個同學笑著勸告道:“別生氣,大部分爸爸都這樣,其實他很愛妳,只是不善於表達罷了。不信妳看,等妳爸爸走到前面拐彎處的地方,他壹定會回頭看妳。”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學也很感興趣。於是他們不約而同停了腳步,站在那兒註視著爸爸遠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篤定地壹步壹步向前走去,好像沒有什麽東西讓他回頭……可是當他走到拐彎處,就在側身左轉的剎那,好像不經意似的悄悄回過頭來,很快地瞟了弟弟他們壹眼,然後消失在拐彎後面。

雖然這壹切都只發生在壹瞬間,但那動作卻打動了在場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裏還閃著淚花。當弟弟把這件事告訴我時,我也有了壹種想流淚的感覺。很久以來。我都在尋找壹個代表父愛的動作,現在終於找到了,那就是——拐彎處的回頭。

六、板書設計:

19、“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鼓勵批評

童年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