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東北有了再生稻]再生稻好吃嗎

[東北有了再生稻]再生稻好吃嗎

科技苑:東北有了再生稻

有個人叫周曉東,是位退伍軍人。退伍之後他搞起了農業,種水稻,說起來不算是什麽稀奇事。稀奇的是他不按常理種水稻,他在老家沈陽那邊種起了能收兩季的再生稻,這可是壹件新鮮事。因為東北地區壹直種的都是單季稻。那麽東北地區到底為什麽壹年只能種壹季水稻呢?於會懷是東北地區赫赫有名的種糧大戶,他種了30多年的水稻,他對這事非常清楚。因為東北地區無霜期短,從時間上來算,是來不及種第二茬作物。可是,周曉東卻打破東北傳統的種稻方式,種起了再生稻。再生稻,就跟韭菜似的,把上面割了,從下面又長出來壹茬。這裏的水稻比旁邊的水稻矮上壹大截,就是第壹茬已經收獲了,剩下的就等它再次生長出來。壹年種壹次水稻,能收兩季,所以叫再生稻。周曉東能種成再生稻,讓提供土地給周曉東做試驗的於會懷,也是吃驚不已。

當地的水稻壹般都是在10月份收獲,而周曉東種的水稻第壹茬在8月份已經收獲了,就等著收第二茬了,這想想都是挺美的事,種壹次,可以收兩次。可是,按理來說,東北地區無霜期短,壹年只能種植壹茬大田作物,那麽周曉東能讓水稻成熟兩茬,他到底用了什麽措施呢?要說清楚這件事,還得從10來年前說起,那時候他了解到東北有壹種早熟稻,雖然早熟稻產量低,但是它的優點是生育期短,他覺得如果能把長處用足了,把壹年收壹茬變成收兩茬,反過來它就是高產的。東北普遍種的水稻生長周期是150天,如果采用早熟稻,周期是80天,還剩下70天,正好可以讓留下來的水稻繼續生長,下面的次生水稻沒有上面的水稻跟它搶營養,次生水稻也開始茁壯成長,達到第二次收獲。周曉東算了個帳,如果能讓早熟水稻來實現再生稻,在東北地區,從時間上來算,生長周期是將將夠的。於是,周曉東就開始著手,要把原來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低產早熟稻,變成再生稻。搞品種選育雜交,這可是農業科研人員的事,更何況這還是壹個被淘汰的品種!壹個退伍軍人,怎麽就非得要自己去幹,還敢幹這麽高精尖的事呢?

“我純粹是個人業余愛好,因為我們不敢跟人家比,科研院所。我在搞的過程當中,比如自己喜歡種什麽品種,自己就看看,就是屬於當玩了。”周曉東說的輕松,其實他喜歡搞育種,這也不是偶然。他在部隊的時候就跟農業打交道,而且搞得有聲有色。周曉東在當兵的時候就和農業結下了不解之緣。退伍之後,他就開始自我升級,從單純的種地,提升到了做育種。因為他對這些感興趣,也有很好的認識。有了興趣愛好,有了很好的意識,周曉東開始了育種,他要讓早熟稻變得更高產,還能壹年收兩茬。壹年不成,第二年再來,就這麽壹幹就是十來年,這條路不用說也是枯燥坎坷的。周曉東不僅雜交選育新品種,還要讓水稻再生稻適應北方寒冷的氣候,就從南方開始試種,壹直往被推移,好讓再生稻適宜北方的氣候。經過十幾年,從南到北的不斷研究,試種。再生稻終於可以落戶遼寧沈陽。

周曉東的再生稻不僅種成了,而且還不會有病蟲害! 是莊稼就避免不了病蟲害,他的再生稻怎麽就沒有病蟲害呢?這和東北地區的水稻病蟲害發生規律有關。東北水稻病蟲害的高發期是在9月份,那個時候大部分的水稻都已經灌漿。在害蟲眼裏,那就是美食,再加上天氣開始轉涼,害蟲更需要儲備能量過冬。所以,這個時間害蟲變的尤為瘋狂。那麽再生稻怎麽就能不受害蟲的糟蹋呢?害蟲按慣例,都是九月份出來搞破壞,可是第壹茬再生稻已經在8月份就成熟了,水稻提前成熟,就躲過了害蟲的侵害。可是再生稻還有第二茬呢,那麽第二茬又是怎麽躲過害蟲的侵害呢?9月份,正是晚熟稻快要成熟的時間,而再生稻的第二茬還沒有灌漿,沒的可吃。再說,害蟲有其它好吃的,也就不會去吃沒熟的水稻。等到第二茬成熟的時候,天氣也轉涼了,害蟲也不那麽猖獗了。這樣,再生稻就躲過了病蟲害的侵害。

周曉東實現了再生稻在遼寧沈陽種植,對水稻增產和降低藥物殘留意義重大。再生稻的成功,除了周曉東不斷的品種選育,還有壹樣看家法寶幫了他,讓他省去了十天的浸種時間。種水稻的人都知道,種子育苗之前都要進行長時間浸種。那麽水稻育苗之前為什麽要浸種呢?浸種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種子順利發芽。因為種子進入休眠之後,只有在細胞吸水後內部的澱粉酶才能開始活動,把儲藏的營養物質進行分解轉化,供胚利用。胚吸水後,增大體積,柔軟的種皮在壓迫下,容易破裂,為胚根,胚芽突破種皮,向外生長創造條件。水稻在育苗之前,需要浸種十天左右的時間,對溫度的要求也很嚴格,需要人壹直看著,只有浸好種,育苗率才高,這個過程費時又費力。

而周曉東只需要四個小時,就把浸種這事搞定。他能生省10天的浸種時間,靠的就是壹個杯子裏裝的法寶!那麽這法寶到底是什麽呢?周總:“它是壹種生物制劑。”生物制劑?生物制劑是什麽東西呢?它怎麽能這

麽神奇的加快種子萌發速度?要說來這個法寶的來歷,還真是個意外的收獲,這生物制劑本來是周曉東專門給黃瓜準備的。生物制劑在黃瓜上體現了很好的性能。不僅抗病,還能增產呢。雖然生物制劑對黃瓜起了很好的作用,可是它是黃瓜的專用試劑,跟水稻有什麽關系呢?這裏面有壹段插曲,讓生物制劑和水稻聯系在了壹起。周總:“我們當時蔬菜種子裏邊黃瓜種子和水稻種子,黃瓜種子發扁,水稻種子發鼓,當時讓小孩拿過來的時候,他也不知道哪個是蔬菜種子,哪個是黃瓜種子,拿過來過程當中糊裏八都就放上去看不對,不對隨手往那壹扔”被無意浸泡過的種子算是廢了,周曉東隨意把它扔在了自家的後院。誰料,這些水稻種子居然都活了。這讓周曉東驚詫不已。要知道,水稻種子都需要經過育苗,插秧到地裏。而直接扔到地裏,弱小的種子抵抗不了低溫和病害的侵擾,按常理來講,基本上是不可能活的。可是這些被泡錯的種子,居然長出來了,還長得挺好。周曉東壹下子覺得,這生物制劑對水稻種子能起奇妙的作用。於是,他開始研究生物制劑,對水稻種子究竟能起什麽作用。經過六年不斷試驗、改良,他研究出了全新的水稻專用生物制劑。現在他的水稻種子,用生物制劑浸泡2個小時,晾曬2個小時,就可以育苗。生物制劑除了能促進種子萌發,還可以在種子外面形成壹層保護膜,有了這層保護膜,種子抵抗力就強了,外界的低溫影響不到它;細菌、病菌等等的有害生物也近不了身,這樣,種子就能夠順順利利的生長了。

運用了生物制劑的再生稻,不僅能夠節約水稻生長時間,還能大大節約成本。生物制劑不僅對種子好,在整個生長過程當中,通過給水稻噴灑生物制劑,還能做水稻起到保護作用。雖然生物制劑是周曉東偶然發現的,作為育種專家,只有不斷的研究和發現,偶然就成了必然。現在他的水稻專用生物制劑,已經成為了國家農業部批準的水稻專用肥料。再生稻在沈陽試驗獲得成功,探索出了東北地區種水稻的新路子,也讓農民又多了壹個新的選擇。

周曉東憑借著自己的興趣愛好,在育種道路上壹走就是十幾年,不僅培育出了水稻新品種,還培育出諸如華建60-1和沈太2號小麥等新品種。他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還有家人的支持。周曉東每年把新收的新米,都要送給104歲的奶奶,讓奶奶每年第壹個吃他種的大米。他的堅持不懈,培育出了很多的新品種,也給他帶來了很多的榮耀。雖然是半路出家,但是他的執著,他的堅持,為農業生產提出了新的思路,現在作為國家農業部,本地品種與外引資源高效結合和利用的專項課題首席專家,他依然在育種道路上往前走,祝願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