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何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何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何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意思是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識君?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高適的《別董大二首》。

原文: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譯文:千裏黃雲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風吹著歸雁大雪紛紛。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識君?

詩人在即將分手之際,全然不寫千絲萬縷的離愁別緒,而是滿懷激情地鼓勵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來。詩之所以卓絕,是因為高適“多胸臆語,兼有氣骨”。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這兩首送別詩當作於唐玄宗天寶六年(747年),送別的對象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當年春天,吏部尚書房琯被貶出朝,門客董庭蘭也離開長安。當年冬天,高適與董庭蘭會於睢陽(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縣南),寫了《別董大二首》。

關於董大,各家註解,都認為可能是唐玄宗時代著名的琴客,是壹位“高才脫略名與利”的音樂聖手。高適在寫此詩時,應在不得意的浪遊時期。

從他的《別董大》之二,可見他當時也還處於“無酒錢”的“貧賤”境遇之中。這首早期不得意時的贈別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但詩人於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給人壹種滿懷信心和力量的感覺。

百度百科-別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