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埠河鎮的沿革

埠河鎮的沿革

1952年設荊江縣第五區,1958年改北閘公社,1987年建鎮。1996年,面積224平方千米,人口9.6萬人,轄新生、魏家洲、雷洲、東湖、四美、東風、青華寺、楊潭、躍豐、聯臺、馬市、荊南、水德寺、新利、新平、陳家臺、新紅、合意、協力、東嶽觀、萬從、團結、義和、謝家、天心、飛躍、紅專、柏枝瑚、七臺寺、北閘、太平口、關廟、復合、燈塔、郭新場、金臺、西流、復興場、群興、水月、新譚、金龍橋、群聯、群合、群力、群義、群英等47個行政村和雷州、義和、三臺、埠河、三八、江民6個居委會。

2004年,鎮政府駐埠河,人口100552人,面積233平方千米,轄埠河、三八、江明、雷洲、義和、三臺6個居委會和新生、魏家洲、雷洲、東湖、四美、東風、青華寺、群聯、楊潭、新紅、合意、馬市、協力、紅專、郭新場、群英、荊南、水德寺、新利、新平、陳家臺、天心眼、飛躍、群義、東嶽觀、萬眾、團結、義和、謝家、復合、燈塔、群力、柏枝湖、七臺寺、北閘、太平口、關廟、新潭、金龍橋、群合、金臺、西流、復興場、群星、水月、躍豐、聯合47個行政村。2005年,轄埠河、三八、江明、雷洲、義和、三臺6個居委會和新生、魏家洲、雷洲、東湖、四美、東風、青華寺、群聯、楊潭、新紅、合意、馬市、協力、紅專、郭新場、群英、荊南、水德寺、新利、新平、陳家臺、天心眼、飛躍、群義、東嶽觀、萬眾、團結、義和、謝家、復合、燈塔、群力、柏枝湖、七臺寺、北閘、太平口、關廟、金龍橋、群合、金臺、西流、復興場、群星、水月44個行政村。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1022100:~001 121埠河社區 ~002 121三八社區 ~003 121江明社區 ~201 122水德寺村 ~202 220新利村 ~203 220新平村 ~204 220陳家臺村 ~205 220新紅村 ~206 220合意村 ~207 220協力村 ~208 122萬眾村 ~209 122東嶽觀村 ~210 122團結村 ~211 122荊南村 ~212 220太平口村 ~213 220關廟村 ~214 220西流村 ~215 122復合村 ~216 220復興場村 ~217 220郭新場村 ~218 220燈塔村 ~219 220金臺村 ~220 220義和村 ~221 220謝家村 ~222 220天心眼村 ~223 220飛躍村 ~224 220紅專村 ~225 220柏枝湖村 ~226 220七臺寺村 ~227 220北閘村 ~228 220群星村 ~229 220水月村 ~230 220金龍橋村 ~231 220群聯村 ~232 220群合村 ~233 220群力村 ~234 220群英村 ~235 220雷洲村 ~236 220魏家洲村 ~237 220新生村 ~238 220東湖村 ~239 220四美村 ~240 220東風村 ~241 220青華寺村 ~242 220躍豐村 ~243 220楊潭村 ~244 220馬市村 ~245 220群義村 ~501 220北閘磚瓦廠 ~502 220雷洲磚瓦廠 ~503 220三臺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