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瀘沽湖遊記

瀘沽湖遊記

七月底去了趟瀘沽湖,回來後奔忙於生活瑣事,壹直無暇動筆。 前段時間兒子寫了篇簡單的瀘沽湖遊記,勾起了我心中瀘沽湖的印記,不記敘壹下的話恐難過自己心裏的眷戀關,於是在繁忙中每日擠出壹點點空暇,斷斷續續寫出如下文字。

我們是從成都坐火車出發的,早晨八點開車,晚上七點左右到達西昌。從成都乘火車去西昌,雖然要耗費壹整天的時間,但是沿途的川南自然山色風光是很美的,坐在靠窗的位置,泡壹杯茶,拿壹本書,在青翠蓊郁的森林、千彎百轉的河流、起伏多姿的山嶺、詩意連綿的竹雨前靜坐,偶爾應景的教兒子背誦壹首詩詞,是壹件很美的事。

西昌到瀘沽湖約240公裏,若是高速公路,三個小時就足以到達。但是這240公裏全是翻山盤旋路,地圖標註的是307省道,但實地看來勉強有二級公路的標準,其中磨盤山腳下還有壹段5公裏左右的維修路面,單邊通行,運氣不好的話可能會堵上壹兩個小時屬常態,到了雨季(7-8月份)可能會更糟糕,經常容易出現山體滑坡、塌方、泥石流等狀況,造成行車困難。但我們運氣還真好,竟然壹點時間都沒耽擱,順利通過那段最差道路。沿途雖然盤山路高高低低、左拐右繞,但壹直有河流伴行、青山相迎、白雲追隨、藍天穹頂。忽而澗底,擡眼望青山疊嶂,忽而山巔,極目天高雲淡、壹覽眾山小,途中有兩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脈,分別為磨盤山和小高山,翻越時得以飽攬川西南涼山州的自然畫卷、山川勝景,雖車輛顛簸旅途勞頓而渾然不覺。

? 瀘沽湖位於四川省涼山州鹽源縣西南方與雲南麗江市寧蒗縣交界處的萬山叢中,三分之二屬於四川,為川滇兩省界湖。瀘沽湖距麗江古城200公裏左右。我們經鹽源縣抵達瀘沽湖鎮,大約下午5點,我們進入瀘沽湖景區,直奔湖邊的撫雲客棧,在周邊簡單轉了壹下。

瀘沽湖為四川雲南兩省***有,湖岸線四川要比雲南的湖岸線長,約占2/3。瀘沽湖面積50多平方千米,海拔2690米,平均水深45米,最深處達93米,透明度高達11米,最大能見度為12米,湖水清澈蔚藍,光潔平滑,是四川最大的淡水湖泊,是雲南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雲南第二深的淡水湖之壹。

第二天,雖然下著雨,但事先約好的司機仍準時到達客棧帶我們去環湖。司機介紹說,七月份已進入瀘沽湖的雨季,雨季裏瀘沽湖天氣變化多端,雲來則雨、雲去則曬,天空常是雨濛濛的,難得見到壹個完好的晴空日子,只有秋天的瀘沽湖才秋高氣爽、天藍水沁,陽光燦爛。但我們仍然感受到了瀘沽湖的美。

環湖第壹個景點——走婚橋。走婚橋位於瀘沽湖東南水域的草海區域,是瀘沽湖上唯壹的壹座木質棧橋,長約三百來米,橋下是水草和蘆葦混雜的淺淺濕地,就是瀘沽湖的壹個湖汊子,如果不是雨水季節,涉水就可以趟過。現在由於長年泥沙淤積,導致湖水變淺,長有茂密的蘆葦,遠遠望去,像壹片草的海洋,故當地人稱其為“草海”。走婚橋是過去摩梭男女約會的地方,瀘沽湖畔的摩梭人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習俗。這條橋連接了兩岸最短的距離,也大大方便了當年走婚的男女。“走婚”即走訪婚,是以感情為基礎,夜合晨離的壹種婚姻禮俗。男子由走婚來維持男女關系而實現種族的延續。男性稱女情人為“阿夏”,女性稱男情人為“阿註”。白天,成年摩梭男女在勞動場所或者聚會上以舞蹈、歌唱的方式對意中人表達心意。若雙方中意,則在白天約好,男子於半夜前往女子的“花樓”過夜,花樓就是摩梭成年女性的房間。摩梭人的走婚以感情為第壹因素,但也有嚴格的限制,就是本村本族的男女是不能婚戀的。這跟我國現行婚姻法規定的“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不得結婚”是壹樣的。他們這樣的民俗規定也就決定了男女走婚必須在不同的村落之間進行。這邊村落與村落之間的距離很遠,而走婚又必須在晚上進行,為了節約路程,於是在最大的兩個村落之間建立了這座橫跨草海的木橋供走婚之用,於是此橋便叫做走婚橋。過去的老橋有百年歷史,已腐朽坍塌,現在的走婚橋是在原址新建的。 ?

走在走婚橋上,我們想象著這樣的場景:每當夜幕降臨,走婚橋上來往著赴約的“阿註”們。月朗星稀,清風徐徐,走婚的摩梭青年在橋上邁著歡快的腳步,伴隨著這橋、這草、這水,通往情人的花樓享受歡樂的時光。真是良辰美景,只恨春宵苦短!所以這橋被譽為“天下第壹愛情鵲橋”。時光到了今天,走婚橋除了走婚之用,還是草海兩岸村落之間的交通要道,也是遊客觀賞草海風光的最佳位置。心情來自自然,環境左右心情,在這美好的景色之中,想不痛快淋漓都不容易。

雨越下越大,我們走馬觀花地環了壹圈瀘沽湖。雖說是走馬觀花,但瀘沽湖給我最大的感受是靜。 ?

瀘沽湖的美不似大海那般氣勢磅礴令觀者震撼,而是壹種能夠舒緩、安撫人的心靈的寧靜。如同這裏的摩梭人,不善言辭,但是樸樸實實、真真切切。“山美、水美、人美”是對瀘沽湖最貼切的註釋。

瀘沽湖的輪廓和遠處的格姆女神山像是藝術家的再造,湖中翠綠的小島更是點睛之筆,還有各種盛開的花兒,給靜謐的瀘沽湖增添了不少色彩和生機。這裏,壹切是那麽寧靜、純美、和諧,令人震撼,靜坐岸邊,最好不要講什麽話,靜靜地聆聽自己的心跳聲、呼吸聲和血液流動的生命之聲,靜靜地聆聽著遠處傳來的水鳥靈利的鳴叫聲,靜靜地聆聽深深湖底傳出的某種激流的湧動之聲……,壹種難以用言語表達的原始自然之美,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

?

寧靜,是壹種美好的境界,恬和、安寧,如壹泓秋水,映著明月。古語“靜若處子”,壹個“靜”字足見少女就是麗質,清純可愛。寧靜不是平淡,更非平庸,而是壹種充滿內涵的幽遠。寧靜不是消逝和寂滅,“於無聲處聽驚雷”和“此時無聲勝有聲”即足見寧靜的氣勢和力量。莊子說:“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人生不管面對什麽,遇到什麽,倘能安之若素,沈默從容會更顯涵養和理智,更有機會和智慧來處理面對的壹切。人壹旦靜不下來就會沒了主心骨,就會壹事無成。寧靜以致遠,諸葛亮在《戒子書》中寫道:“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壹個人只有排除雜念,專心致誌,將智能、靈感全部集中調動起來,才能有所創造、有所成就。因提取青蒿素獲諾貝爾獎的令人尊敬的屠呦呦先生倘無幾十年“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寧靜天地,能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嗎?所以,寧靜,才會有非凡。

寧靜還能使人心明神清,慧增開悟,神采萬千,以應萬變。道家曰:“無為自化,清靜自在”,面對滾滾紅塵,競爭激烈,雜務纏身,人們常會覺得壓力沈重,心境失衡。在繁忙緊張的生活中,如果不懂得忙裏偷閑,舒緩放松壹下自己,就會感到心力交瘁而迷惘躁動。所以,與其去緊張去煩惱倒不如讓自己先靜下來。寧靜可以沈澱出生活中許多紛雜的浮躁、淺薄、粗率等人性的雜質,可以避免許多輕率、魯莽、無聊、荒謬的事情發生。靜能養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明勢、明理,要想大智大慧,大徹大悟,必須由靜做起,寧靜是壹種氣質、壹種修養,壹種境界。先哲說,“動以養身,靜以養性”和所謂“閉門思過”指的都要處罰才是在寧靜的環境中,讓人摒棄俗慮雜念,排除外界幹擾;進行反思,悟出真諦,從而達到陶冶性情,涵養德性,凈化靈魂的目的。寧靜還是壹方凈土,不但能為妳帶來心靈的感念,更能讓妳享受生活的安寧和自在。

曾幾何時,人們恐懼內心的寂靜,對身邊的靜也不以為然,可現在靜卻成了千金難買的“奢侈品”。壹些人不但靜的感覺沒有了,更可怕的是找不回來了。而占據心頭的是浮躁、緊張、壓力、快節奏、茫然、無奈等這些浮華華貴的垃圾。瀘沽湖的天空是寧靜的,山峰和湖水是寧靜的,人也應該是寧靜的,寧靜是平衡,平衡是和諧,和諧才能相生,才能快樂。然而,社會的影響,生活的壓力,利的驅使,名的吸引,以及各種誘惑、攀比,尤其是意識觀念的自我導引,致使人們不由自主的陷入噪聲四起的情境而不能自拔。這時候,倘若妳還能意識到自己的心靈需要寧靜的休養和調理,那就到瀘沽湖來吧,摩梭人的瀘沽湖和梭羅的瓦爾登湖壹樣美麗而寧靜,能夠滌凈、治愈妳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