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五臺山佛樂的傳承情況

五臺山佛樂的傳承情況

五臺山佛樂屬北方系統,但獨立於東西兩路之外,自成體系,曲調古雅。是音樂藝術與宗教相結合的產物,是社會發展中的壹種特殊文化現象,也是五臺山佛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被認為是北方佛教音樂的代表,除五臺山所屬地域外,在整個中國北方及全國都有較大的影響。在中國音樂文化裏,五臺山佛樂也占有壹席重要的地位。所以,傳承保護“五臺山佛樂”具有重大的意義。

歷史上,五臺山的青廟、黃廟都有自己的樂隊。除日常殿堂誦經吹奏之外,各種法會都會有樂隊吹奏。以後,廟堂音樂留傳於民間,祝壽、葬儀等也請和尚喇嘛念經奏樂。但是,由於培養壹個能演奏樂器並會唱經的僧人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而訓練班裏的僧人流動性很強,這使得大多數樂曲已不能被完整地演奏。雲遊四方是不少僧人樂意選擇的生活方式,但繼承五臺山千年不息的佛樂文化遺產卻需要壹份持久的耐力與恒心。 同時,隨著五臺山傳統法事的減少,應用的佛樂也少了用場,壹些傳統曲目漸漸遺失。 1958年,五臺山青黃兩廟的18位僧人,組成樂隊,赴省城太原演奏廟堂音樂,榮獲嘉獎。

1986年,為解決曲目的傳承問題,五臺山南山寺、殊像寺和普薩頂分別成立了佛樂培訓班,擔負起了挖掘、整理五臺山佛樂資料和教授五臺山佛樂的任務。

1989年3月五臺山佛樂團首次抵達香港演出大型佛教音樂,引起轟動,反響很大。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五臺山佛樂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3年11月20日中國佛樂道樂精粹展演在京演出,五臺山佛樂團與北京佛樂團、江蘇姑蘇仙樂團、北京白雲觀道樂團、青海拉蔔楞寺佛樂團、臺灣佛光山梵唄贊頌團6個佛教樂團相聚中山音樂廳。

南山寺每年舉辦壹次水陸大法會,也經常受邀赴海內外做各種佛事活動和佛樂表演,省市縣有大型活動的時候,政府和有關部門也積極推薦他們參加,給佛樂團創造了極好的展示機會。

2011年3月19日,由匯光法師帶領的南山寺、殊像寺樂僧組成的佛樂團隨“魅力三晉——山西文化藝術精品展演月”在上海大劇院表演,贏得喝彩。

(五臺山佛樂傳承活動及人物圖集 ) 1、匯光法師

匯光法師出生於1966年,五臺山五頂之壹的西臺山麓繁峙縣王家,俗名王還晟。遠近村民大多篤信佛法,王家世代行善積德,虔誠敬佛,每輩均有出家之人。父母親亦是虔誠的佛教徒,從小受佛法熏陶。

青年時期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外出打工,成為煤炭工人。面對礦井裏不斷的塌方事故,在多次救援中,對生死已經有了另壹種認識。為此,他毅然辭職,在征得父母同意後求佛五臺山。1991年,匯光法師壹步壹叩到南山寺落發,拜萬富和尚為師,由塔院寺高僧寂度大和尚親授具足戒。參禪禮佛、受持戒規,同時學習吟誦經文的曲牌和演奏樂器的技藝。

2009年6月11日,匯光法師作為五臺山佛教音樂漢傳(青廟)音樂的唯壹代表,被確定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傳承人。

2、章樣摩蘭

章樣摩蘭,1969年9月,出生於五臺縣西溝村,俗名梁林虎,1982年在菩薩頂出家,師從羅桑旦增學習黃廟佛樂。1984年秋,由承德市佛教協會會長哈幕爾按照黃教儀規為林虎灌頂,並授比丘戒,取法名章樣摩蘭。山西省政協委員,忻州市政協常委,山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五臺山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2009年,作為五臺山佛教音樂藏傳(黃廟)音樂的唯壹代表,被確定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傳承人。

3、善意法師

善意法師俗名楊建國,山西省繁峙縣杏園鄉古家莊村人,1958年出生。自幼喜歡打坐念佛,在音樂上很有天賦,1983年被縣秧歌劇團聘任為樂師。1986年,在四川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出家,翌年四月開始遊訪五臺山、秘摩巖潛修,後至極樂寺,1991年畢業於中國佛學院。善意法師1986年開始研究五臺山佛教音樂,1997年為弘法利生,繼承古老的佛教音樂文化遺產,在山西省繁峙縣石佛寺創辦五臺山佛樂培訓班,並任講師。1998年山西省代縣極樂寺創辦中國五臺山北方佛樂學修院。2000年9月組成中國五臺山佛樂團應邀赴北京參加由廣化寺舉辦的諸佛菩薩開光暨水陸法會。佛樂團的精彩演奏受到廣大僧俗兩眾的歡喜贊嘆,佛教音樂專家,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田青教授觀看後對佛樂的演奏給予高度評價和贊賞。2004年第二次參加北京廣化寺水陸法會的佛樂活動。2000年10月16日該團應邀赴交城縣卦山天寧寺參加佛菩薩開光法會,受到山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玄中寺方丈根通大和尚及諸山長老和與會善信的贊賞。2001年該團應邀赴五臺山碧山寺百尊佛像開光佛事活動。2001年應邀赴湖北鄂州市古林泉寺進行殿堂佛事音樂及經外音樂演奏。2005年8月1日應五臺山碧山寺妙江大和尚邀請參加水陸法會佛教音樂演奏。1997至2005年辦佛樂班6屆,分布在廣東、河南、浙江、山西等地進行佛樂佛事活動。善意法師為《地藏懺儀》譜寫了曲,同時編寫了近百首佛教歌曲、20首笙、管、笛吹奏曲譜,編撰了《中國五臺山佛教音樂大全·歌曲集》1-2冊、《中國五臺山佛教音樂大全·二時課誦音樂譜本》、《中國五臺山佛教音樂大全·凈土佛事修學文集》1-6集、《中國五臺山佛教音樂大全·佛樂贊偈文字譜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