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中秋節簡介

中秋節簡介

中秋節簡介如下: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等,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壹。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壹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賞月的風俗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然後擴散到民間的。早在魏晉樂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壹首《秋有月》描寫道:“仰頭望明月,寄情千裏光”。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中秋節開始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傳說唐玄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