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分別代表思危,思退,思變。這是壹種做事簽的準備,也是壹種非常必要的思維模式。需要考慮做這件事有什麽危險的地方,考慮做了這件事之後的結果會怎麽樣,考慮做了這件事之後將來會有什麽變化的地方。在我們壹般的思考中“三思”指的是反復思量再三權衡。因為“三”在我國古代就是代指多的意思。預示以後遇到事情的時候不能盲目下結論。需要仔細的思考才能去做。
第壹種:“思前,思後,思側”
這裏面的意思便是先思考之前發生的事情,再思考結果會怎樣,最後思考會不會有壹些自己或別人甚至集體不為人知的事情再做決定。這壹句話對於人生中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我們很多人在做事情的時候不會思考之前發生的事情,也不會考慮後果怎樣。更不會考慮對他人的影響。
第二種:少思長,老思死,有思窮
這壹句話出自;《荀子·法行》:“ 孔子 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學,長無能;老而不教,死無思也;有而不施,窮無與也。是故君子少思長,則學;老思死,則教;有思窮,則施也。’”意思是小的時候要考慮長大的事情,而年齡大了就要多思考死去的時候的事情,富有的時候要樂於施舍。
第三種:思危,思退,思變。
“思危”指的是要思考之前做的事不對的地方,危險的地方;“思退”指的是知道危險的地方,就要退到安全的地方等待機會;“思變”指的是壹旦有機會,就要努力抓住去改變當前的處境。俗話說得好“樹挪死人挪活”凡事都需要變化。
三思,還有壹個重點就是“三”,三在我國的傳統文化裏是壹個神奇的數字 ,道生壹,壹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三由道而出,又產生了世間萬物,三代表著“道”與“萬物”,“三”表示著萬物的起源,又表示非常多。“三”是壹個虛數,但是他有代表著眾多的意思。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