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的讀音是“?kūn”.
解釋:古代傳說中的大魚。
組詞:
1、鯤鵬?[ kūn péng ]
古代傳說中能變化的大魚和大鳥。語本《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南朝梁武帝《孝思賦》:“察蟭螟於蚊睫,觀鯤鵬於北溟。”唐杜甫《泊嶽陽城下》詩:“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羅惇曧《文學源流·周秦諸子總論》:“冥靈大椿之壽,朝菌蠓蚋之夭,鯤鵬之大等喻,《列子·湯問篇》語,《莊子·逍遙遊》引之。”
古代傳說中的大鵬鳥。即鯤魚變化成的鵬鳥。
2、鵬鯤?[ péng kūn ]
語本《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後以“鵬鯤”或“鵬鵾”比喻具有雄才大略的人。 南朝 齊 顧歡 《臨終詩》:“鵬鵾適大海,蜩鳩之桑柘。” 宋 蘇軾 《同年王中甫挽詞》:“先帝親收十五人,四方爭看擊鵬鯤。” 清 孫枝蔚 《贈黃仙裳》詩:“雙飛憐峽蝶,壹怒即鵬鯤。”
3、修鯤?[ xiū kūn ]
同“脩鯤”。
古代傳說中的大魚。
4、鯤池?[ kūn chí ]
語本《莊子·逍遙遊》:“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魚焉,其廣數千裏,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泛指大海洪川。
5、鯤龍?[ kūn lóng ]
古代傳說中的大魚、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