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小劇場話劇的現象羅列

小劇場話劇的現象羅列

《假如生命剩下N小時》掀起熱潮

第10場收回成本“挨”出市場

在廣州,話劇觀眾原是“超冷靜的”,但挾著2007年中國話劇百年的東風,小劇場話劇《假如生命剩下N小時》卻開創了廣州原創舞臺劇的傳奇,該劇由廣州市演出公司、W·思創作社合作出的壹個新型原創舞臺團體創作而成。該劇自2007年3月初推出後,反應熱烈,壹演再演,每場入座率保持9成以上。

廣州市演出公司張誌強副總經理介紹,4月12日、13日在南方劇院,《假如生命剩下N小時》演到了第21、22場,當時加入了香港青春歌手組合EO2、鄧穎芝,連同原班演員吳嘉亮、邱光磊、譚俊穎、李健、富麗、李嘉傑等,讓這部戲有了點明星版的“苗頭”。他說:“誰說小劇場話劇做不成明星版?雖然現在我們請的還不是重量級明星,但照此發展下去,我們不排除小劇場也打造明星話劇的可能。”

在票房成績方面,張誌強是這麽總結的,他說:“由於是本地原創話劇,我們開始是虧本操作的,第壹場演出的時候觀眾才有二三十人,但市場要培育,我們制作人也要“挨”。我們堅信自己的市場定位不錯,用吸引白領和大學生的劇情打造自己,從第五場開始觀眾就覺得好看,去年國慶節、春節上演的時候爆棚。我們自第10場之後就收回了成本,目前平均單場有四五萬元票房,劇目盈利可觀。總結這壹場演出的經驗,我們覺得,小劇場話劇定位要準,而且要“挨”,剛開始即使是虧也得演,長演才能補虧。現在廣州話劇團做的《跟我的前妻談戀愛》等,我覺得也得變換著花樣。我們的《假如生命只剩下N小時》不但會加些明星演出,還會推廣到東莞、中山等珠江三角洲地區。”

廣州的小劇場話劇市場蛋糕越做越大,張誌強是這麽感覺的,市場畢竟是可以培育的,去年市演出公司借話劇百年之風來做話劇,風壹吹,火苗慢慢吹了起來,他說:“拿黃花崗劇院來說,2006年話劇演出壹片慘淡,2007年演著演著就旺了,我們市演以前也根本不敢做話劇演出,現在有了氣氛後,感覺隨便上壹場都有壹定的觀眾,小劇場話劇開始受到大家鐘愛。還有壹個現象就是,現在創作小劇場話劇的團體有公家的,也有民營的,真個百花齊放,有利促進小劇場生產。特別是在上海,民營劇團也能拿到政府資金支持,相當活躍。在廣州,我覺得除了專業團體,對民營話劇力量,我們更應該大開綠燈全力支持。”

聚笑坊帶起京城小劇場話劇之風

聚笑坊是壹支京城民營戲劇社。本身也致力於將文化創意產業和資本市場運作相結合。這裏的演員全都是簽合同的長期聘用制,有保底月工資加演出提成,並不是兼職或者只按演出場次給錢,這就會讓演員們有找到了組織的踏實感。當然,演員的招聘篩選也很嚴格。他們不但都是科班出身,還必須符合聚笑坊節目路線風格。演員們各有所長,除了熟悉傳統的曲藝文化,他們還能將時事與表演聯系起來,使演出有意想不到的爆點。劇社還配有經紀人,專門負責演員商演事宜的協調工作。聚笑坊是壹個專業戲班子,能給觀眾們帶來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聚笑坊也是壹個部門齊全走資本路線的公司,成立幾個月的時間內不僅讓演員們收獲頗豐,整個公司也已開始盈利。

聚笑坊的目標很明確也很簡單,就是讓京城的大學生和白領們在業余時間來減壓。這裏沒有說教只有歡樂,2分鐘壹大笑,5分鐘壹鼓掌,是聚笑坊的特色之壹。這個清壹色由80後90後組成的話劇團隊,走的就是強烈的現代感加喜劇感路線。聚笑坊演出的200人小場子,幾乎場場爆滿,每場演出結束,還都會有幾十位觀眾上臺排隊,要求和演員們合影,這足以說明這支年輕團隊的演出已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聚笑坊大掌櫃楊京大膽預測:德雲社曾經給北京刮過“相聲風”,京城壹定很快將刮起“小劇場話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