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4日17時,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猛角鄉翁丁村老寨發生火災,村寨幾乎全部被燒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孫華商業化是翁丁火災發生的原因之壹。商業化的同時也造成了村落的空心化,不少村寨由於種種原因,年輕人離開村寨造成空心化,消防缺乏應有的人力,鄉村基層社會組織渙散,傳統的自組織幾近於無,他組織又不夠得力,發生火災難以應急響應。
而西南地區傳統村落火災多發,還有眾多基本因素:村落建築材料大量使用木材,容易失火,且壹旦蔓延就難以撲救;村寨內部可能引發失火的火源增多,不僅傳統火塘在繼續使用,又新增了電氣等火源,壹旦疏於防範,就容易失火;消防資源和設施缺乏,消防用水難以保障,消防器材老舊,且缺乏經常性的演練,難以有效防滅火災。
孫華透露,由於宅基地權利固化,村民見縫插針建房,村寨房屋組團、住宅密度和房屋體量都不斷增大,傳統的防火隔離帶基本消失。
“盲目發展鄉村旅遊,村寨流動人口增多,如果抽煙等行為禁止不力,就容易導致失火。”孫華說,傳統文化的保護至今仍是難題,需要對已經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防患於未然。
擴展資料
相關人員將被問責
翁丁村火災發生後,雲南省文化和旅遊、文物、應急管理等部門負責同誌和有關專家趕赴現場,指導事故處置工作。
國家文化局通報中稱,翁丁村火災事故教訓深刻,該局將實施重點跟蹤督辦,盡快查明火災原因,依法依規嚴肅追責問責。
中國新聞周刊—“中國最後壹個原始部落”被燒毀背後,商業化埋下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