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
望天門山
作者李白?朝代唐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譯文?
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壹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擴展資料
第二句寫天門山下的江水,又反過來著重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湧奔騰的楚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由於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回旋,形成波濤洶湧的奇觀。如果說上壹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湧,那麽這壹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
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為指東流的長江在這壹帶回轉向北。這也許稱得上對長江流向的精細說明,但不是詩,更不能顯現天門奇險的氣勢。
可比較《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裏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盤渦轂轉”也就是“碧水東流至此回”,同樣是描繪萬裏江河受到崢嶸奇險的山峰阻遏時出現的情景,但作為壹首七言古詩,寫得淋漓盡致。從比較中就可以看出《望天門山》作為絕句的崇尚簡省含蓄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