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捕捉兒童敏感期》讀後感 - 讀書筆記

《捕捉兒童敏感期》讀後感 - 讀書筆記

《捕捉兒童敏感期》讀後感

這是“愛”孩子的書,而不是“教”孩子的書。

“爸爸、媽媽,妳們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這是壹則近來在朋友圈中被無數次轉發的文章,它引發了許多網友尤其是為人父母者的無限感慨,甚至心痛。平日裏,我上班,兩個孩子上早教,我的確錯過了兩個孩子值得紀念的時光。終於寒假了,有時間和兩個寶貝朝夕相處了,忽然發現不懂孩子們的“小密碼”。

茫然間,想起了朋友借給我的《捕捉兒童敏感期》壹書。雖說前面也斷斷續續讀過,終究是不解其中真諦。而今是如獲珍寶,細細品位其中內涵,悔恨初見之怠慢。

輕撫書頁,聞著墨香,欣喜地發現孫瑞雪老師對壹些主要敏感期的專門闡述,如“兒童在用手思考”“空間、時間的敏感期”“人際關系的敏感期”等。讀後深深意識到,每個敏感期的發展對孩子的成長是多麽的重要!

所謂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取環境中某壹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復實踐的過程。順利通過壹個敏感期後,兒童的心智水平便從壹個層面上升到另壹個層面。

孫瑞雪老師在書中用200多個兒童的例子來描述敏感期的存在和特點。我邊看邊與兩個寶貝的情況與書中介紹的情況進行對比,腦海中再現著種種“令我頭疼的事件”。我的兩個孩子2歲7個月上的早教,剛去的時候情緒低落,拒絕老師抱他們,拒絕和小朋友分享玩具,排斥周圍壹切事物,這種“社交”敏感期的缺失,讓兩個孩子的性格非常內向。從書中我意識到,孩子壹定要生活在壹個適應的環境中,這個環境應該是自然而和諧的,這個環境應該是積極而友善的。

孫瑞雪老師發現,兒童的敏感期也是有彈性的,0-6歲的兒童,如果敏感期沒有得到良好的發展,到了6-12歲還可以有彌補的機會,但是,這有個前提,那就是在6-12歲期間,兒童必須有壹個充滿愛和自由的成長環境。然而,在學習壓力下,這個年齡段的很多孩子,既得不到6歲以前來自父母的寬容和關愛,又得不到長大後的尊重,他們的內心是孤獨的。

作為壹名初中教師,我眼中看到的這種現象比比皆是。這種內心的孤獨讓十三四歲的孩子們叛逆,我們苦口婆心的教育,軟硬兼施的引導,收效甚微。而從這本書中,我發現了重視兒童的敏感期對初中學生的成長異常關鍵。書中孩子們的生命狀態真的很好!那麽飽滿,專註,讓我們充分看到了敏感期對孩子發展期的重要。我也更加堅定,壹定要充分尊重孩子們敏感期的發展。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三歲決定孩子的壹生,我們壹定要重視。

壹本好書給我們帶來醒悟和啟迪,而《捕捉兒童敏感期》會讓妳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