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較深意韻的優美,往往蘊藏了傷痛的成分。我們正是據此在呈現了優美意象的作品中區分高下。我們聆聽莫紮特的音樂,會發現他的大多數作品都是優美的,是可以讓天真的孩童也喜愛的,但年長的、富於生活閱歷的人也同樣喜愛這些作品,這不是僅僅出於天真的歡愉。例如莫紮特的《長笛與豎琴協奏曲》,它的第二樂章的優美,是使人心曠神怡的,但其中卻有淡淡的惆悵和無名的傷感隱隱傳來,正好比秦觀的詩句之意境:“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正因為如此,這首樂曲才是“老少鹹宜”的,是讓人們在不同的年齡百聽不厭的。
具有較深意韻的優美,往往蘊藏了傷痛的成分。我們正是據此在呈現了優美意象的作品中區分高下。我們聆聽莫紮特的音樂,會發現他的大多數作品都是優美的,是可以讓天真的孩童也喜愛的,但年長的、富於生活閱歷的人也同樣喜愛這些作品,這不是僅僅出於天真的歡愉。例如莫紮特的《長笛與豎琴協奏曲》,它的第二樂章的優美,是使人心曠神怡的,但其中卻有淡淡的惆悵和無名的傷感隱隱傳來,正好比秦觀的詩句之意境:“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正因為如此,這首樂曲才是“老少鹹宜”的,是讓人們在不同的年齡百聽不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