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俄羅斯白銀時代著名作家及作品的簡介

俄羅斯白銀時代著名作家及作品的簡介

著名作家有普希金、萊蒙托夫、屠格涅夫等。

壹、屠格涅夫

1、作家介紹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俄文名:ИванСергеевичТургенев,1818-1883),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屠格涅夫出生在奧廖爾省壹個貴族家庭,但自幼厭惡農奴制度。曾先後在莫斯科大學、彼得堡大學就讀,畢業後到柏林進修,回國後和別林斯基成為至交。

從1847年起為《現代人》雜誌撰稿,出於自由主義和人道主義的立場反對農奴制。屠格涅夫在大學時代就開始創作。

19世紀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創作的旺盛時期,他陸續發表了長篇小說:《羅亭》(1856)、《貴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與子》(1862)、《煙》(1867)、《處女地》(1877)。

從19世紀60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時間在西歐度過,結交了許多作家、藝術家,如左拉、莫泊桑、都德、龔古爾等。

參加了在巴黎舉行的“國際文學大會”,被選為副主席(主席為維克多·雨果)。1883年屠格涅夫病逝於法國巴黎。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處女地》,中篇小說《阿霞》、《初戀》等。

2、作品介紹

①、《獵人筆記》

《獵人筆記》是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壹部通過獵人的狩獵活動,記述19世紀中葉俄羅斯農村生活的隨筆集。最初發表時,有21個短篇小故事;

1852年出單行本時,增加1篇(《兩地主》);到1880年作者自己編輯文集時.又收進3篇(《切爾托普哈諾夫的結局》《車輪的響聲》和《活骷髏》),***25篇。?

作品采用見聞錄的形式,真實、具體、生動、形象,體裁風格多樣,語言簡練優美,可謂散文化小說、詩化小說的範例。《獵人筆記》是作者成名之作,對俄羅斯文學產生了很大影響。

②、《父與子》

《父與子》是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該作發表於1862年。

貴族子弟基爾沙諾夫大學畢業後,帶著他的朋友、平民出身的醫科大學生巴紮羅夫到父親的田莊作客。

巴紮羅夫的民主主義觀點,同基爾沙諾夫壹家、特別是同阿爾卡狄的伯父巴威爾的貴族自由主義觀點發生了尖銳的沖突,在這場沖突中巴紮羅夫占了上風。

有壹次,巴紮羅夫和阿爾卡狄到省城去參加舞會,遇見貴族寡婦奧津佐娃,巴紮羅夫對她產生了愛情,但是遭到拒絕。最後巴紮羅夫回到父母家中,在壹次解剖屍體的時候感染病菌而死。

小說反映了農奴制改革前夕民主主義陣營和自由主義陣營之間的尖銳的思想鬥爭。巴紮羅夫是壹個激進的民主主義者。他具有堅強的性格和埋頭工作的習慣。

在政治上,他反對農奴制度,批判貴族自由主義,否定貴族的生活準則;在哲學上,他是個唯物主義者,重視實踐,提倡實用科學;但是他也表現出某些庸俗唯物主義的觀點,例如否定藝術的作用,等等。

二、萊蒙托夫

1、作家介紹

米哈伊爾·尤裏耶維奇·萊蒙托夫(俄語:МихаилЮрьевичЛермонтов;1814年10月15日——1841年7月27日),是繼普希金之後俄國又壹位偉大詩人。被別林斯基譽為“民族詩人”。

1814年10月15日生於莫斯科,童年和少年時代是在塔爾罕內度過的。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天資聰穎通曉多種外語,在藝術方面也很有天分。後來考入莫斯科大學,經過壹段時間學習後轉入聖彼得堡近衛軍騎兵士官學校。

1841年7月27日,他因病到皮亞季戈爾斯克療養,和這裏的退伍少校馬丁諾夫決鬥而死,年僅27歲。外祖母將其安葬在塔爾罕內。

代表作品有《鮑羅金諾》,《祖國》,《當代英雄》等。

2、作品介紹

①、《當代英雄》

《當代英雄》是俄國作家萊蒙托夫創作的長篇小說。1839年至1840年萊蒙托夫在《祖國紀事》雜誌上發表了小說《貝拉》、《塔曼》和《宿命論者》。

1840年5月萊蒙托夫將這幾篇小說同未曾發表的《馬克西姆·馬克西梅奇》、《梅麗公爵小姐》合在壹起發表,這便是長篇小說《當代英雄》。?

該作講述主人公畢巧林是青年貴族軍官,過著空虛無聊的生活,然而他內心深處似乎埋藏著有所作為的渴望。?

這是壹個冷酷自私的利己主義者。萊蒙托夫選取了畢巧林生活中的不同片斷,從不同角度予以再現。

②、《兩兄弟》

《兩兄弟》是俄羅斯作家米哈依爾·尤利耶維奇·萊蒙托夫創作於1836年的同名五幕劇本。

全劇以梁兄的爭風吃醋為沖突的中心。尤裏從彼得堡回莫斯科省親,巧遇從前的戀人薇拉,於是便欲重溫舊夢,不料此時薇拉已嫁給壹位富有的公爵。

其兄亞歷山大也與薇拉有過壹段愛情糾葛,這時也對薇拉糾纏不休,且用盡心機,百般阻撓尤裏與薇拉敘舊。薇拉雖對尤裏舊情未泯,卻礙於妻子的義務,狠心斬斷情絲,隨丈夫去了鄉下。

作者通過這場愛情糾紛,批判了當時俄國社會中自私、守舊的思想對真正愛情的蝕害和扼殺。

三、普希金

1、作家介紹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СергеевичПушкин;1799~1837),是俄羅斯著名文學家、詩人、小說家,現代俄國文學的創始人,19世紀俄羅斯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

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詩歌的太陽”、“青銅騎士”,代表作有《自由頌》《致恰達耶夫》《致大海》等。

他創立了俄羅斯民族文學和文學語言,在詩歌、小說、戲劇乃至童話等文學各個領域都給俄羅斯文學創立了典範。普希金還被高爾基譽為“壹切開端的開端”。

出生於貴族家庭,童年開始寫詩,在俄羅斯帝國政府專為培養貴族子弟而設立的皇村高等學校學習。學習期間受到當時進步的十二月黨人及壹些進步思想家的影響。

後來發表的不少詩作抨擊農奴制度,歌頌自由與進步。普希金的主要作品除了詩歌以外,主要還有中篇小說《上尉的女兒》,歷史紀實語的創始人,中篇小說《杜布羅夫斯基》,《別爾金小說集》等。

普希金在創作活動上備受沙皇政府迫害。1837年在壹次布置的決鬥中遇害。他的創作對俄羅斯文學和語言的發展影響深刻。

2、作品介紹

①、《葉甫蓋尼·奧涅金》

《葉甫蓋尼·奧涅金》(也譯作《歐根·奧涅金》)是俄國作家普希金創作的長篇詩體小說,寫於1823~1831年,發表於1831年。

該作寫的是彼得堡貴族青年奧涅金,他厭倦了上流禮會生活,由於壹個偶然的機會,到了俄國的鄉村。在那裏他結識了地主拉林家的長女達吉雅娜。達吉雅娜對奧涅金壹見鐘情。

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她給奧涅金寫了壹封深表愛慕之情的信。而奧涅金卻根本不能理解達吉雅娜的真摯情意,竟輕浮地當面表示拒絕,說什麽自己不宜享受家庭幸福等等。

後來,奧涅金在決鬥中殺死了自己的好友連斯基,便離開了鄉村。幾年之後,奧涅金在彼得堡上流社會的壹次交際活動上又遇見達吉雅娜。此時的達吉雅娜已從壹個純樸的農家少女出落成上流社會“女神”般的貴婦人。

奧涅金為虛榮心所驅使,為她神魂顛倒,拼命追求達吉雅娜。而達吉雅娜則真誠地告訴他:此刻她仍然愛他,卻不能屬於他,因為她要忠於自己的丈夫。

普希金在奧涅金身上準確地概括了當時壹部分受到進步思想影響但最終又未能跳出其狹小圈子的貴族青年的思想面貌和悲劇命運,從而塑造出了俄國文學中的第壹個“多余人”形象。

②、《黑桃皇後》

《黑桃皇後》是俄國作家普希金創作的短篇小說。

故事發生在18世紀末的彼得堡。出身貧寒的青年軍官格爾曼愛上了上流社會的麗莎小姐,但由於他們的階級地位不同。他無法娶貴族小姐為妻。

格爾曼偶然了解到麗莎小姐的祖母伯爵夫人有賭博致勝的三張王牌,他妄想探出其中的奧妙,以求賭博發財。

其實,這三張王牌不過是壹種謠傳,格爾曼致富心切,千方百計,費盡心機,不僅殺死了麗莎的祖母——伯爵夫人,還使得知真相後的麗莎小姐也深感愛情的破滅而自殺,格爾曼本人也因在賭場上輸了個精光,在絕望和悔恨中拔刀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小說的主人公格爾曼開創了俄國文學中追求個人財富的早期資產者形象。

百度百科——白銀時代

百度百科——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

百度百科——米哈伊爾·尤裏耶維奇·萊蒙托夫

百度百科——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