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適合發風景類,心情愉悅的說說。
洱海:
洱海,古稱昆明池、洱河、葉榆澤等。因其狀似人耳,故名洱海,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壹般湖水面積約246平方千米(壹說251平方公裏),蓄水量約29.5億立方米,呈狹長形,北起洱源縣南端,南止大理市下關,南北長40公裏,是僅次於滇池的雲南第二大湖,中國淡水湖中居第7位。洱海形成於冰河時代末期,其成因主要是沈降侵蝕,屬高原構造斷陷湖泊,海拔1972米。
洱海具有供水、農灌、發電、調節氣候、漁業、航運、旅遊七大主要功能,洱海西面有點蒼山橫列如屏,東面有玉案山環繞襯托,空間環境優美。
1981年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蒼山洱海自然保護區,1994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高原淡水湖泊及水生動植物、南北動植物過渡帶自然景觀、冰川遺跡,面積79700公頃。
名稱演變:
洱海,在古代有"葉榆水"、"葉榆河"、"葉榆澤"、"西洱河"、"洱河"、"昆彌川"等名稱。洱海之所以最終以"洱"為名,要麽說它"形若人耳",要麽說它"如月抱珥",因而得名。而"海"的叫法,則源於雲南的習俗。在雲南十八怪中就有壹怪為"湖泊稱作海"。這就是說,湖泊在雲南多被叫做"海"。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葉榆水"的名稱多在古代文獻中使用;"西洱河"則主要指洱海西南的出口處開始向西流淌、最後又與漾濞江合流的壹段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