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5S管理的含義及內容

5S管理的含義及內容

5S管理的含義及內容

5S是在約1955年前後,豐田公司在研討JIT時誕生的。提出人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工業工程先驅者,日本能率協會的顧問師新鄉重夫先生,當時是他在指導豐田改善活動時率先采用了3S稱呼,即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後來由“3S”擴充為“4S”,和“5S”,即增加了清潔(SEIKTSU)、素養(SHITSUKE),這就是現在的5S,後來5S漸漸成為主流,甚至發展到6S,7S等更高的水平。

1、整理(SEIRI)。

含義 :把不必要的東西和必要的東西區分開來,去掉不必要的東西。

對象 :清理工作現場所占用的有效“空間”。

目的 :騰出寶貴的空間,防止誤送、誤用,防止變質與積壓資金,制造清爽的工作場所。

方法 :對每件物品都要看其存在的必要性。區分對待馬上要用的、暫時不用的、長期不用的;即便是必需品,也要適量;將必需品的數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對於非必需品,應立即挪走。這樣就會空余出場地。

要點 :整理是5S的出發點,也是首要任務。工作現場經過整理之後,可以過濾掉很多不需要的物品從而開創很多空間,使後續的4S發揮更好的效果,“紅單作戰”就發生在這壹階段。

2、整頓(SEITON)。

含義 :把必要的東西放在規定的地方,並能很快取出,規定放置區,明確標示。

對象 :減少工作場所找尋物品浪費的“時間”。

目的 :縮短前置作業時間,壓縮庫存量,防止誤送、誤用,塑造目視管理的工作場所。

方法 :第壹步落實整理工作;第二步決定防止場所;第三步決定包裝、放置方法;第四步標識,畫線定位,用顏色區分開來。

要點 :整頓其實也是研究提高效率方面的科學。它研究怎樣才可以立即取得物品,以及如何能立即放回原位,將尋找的時間盡量減少。如有異常能馬上發現,不同的人做的結果壹樣,可以說是標準化的壹種。

“三定”和“三要素”就發生在這壹環節。

①“三定”原則:定點、定容、定量。

定點:也叫定位,看放在哪裏合適,便於儲存且方便尋找。

定容:用什麽容器、顏色,物品規格不同,需要不同規格的容器,為便於區分同時需要不同的顏色。要進行區分、畫線、標識,使之不易混亂。

定量:規定合適的包裝,以便於物料領取,數量清點。需要考慮最大和最小庫存量。

②“三要素”:場所、方法、標識。

場所:物品的放置場所原則上要100%設定,物品的保管要定點、定容、定量,生產線附近只能放真正需要的物品。

方法:易取,不超出所規定的範圍,在放置方法上多下工夫,要細化,比如要問壹下到底是裝上,還是放上,還是放入,還是掛上,還是其他等。

方法:從方法上講,選擇很多,標簽、Kanban、圖示、顏色或者其他方法標識。同時放置場所和物品原則上要壹對壹。

3、清掃(SEISO)。

含義 :打掃和清理垃圾、灰塵和汙物,使得現場無垃圾、無灰塵,幹凈整潔。

對象 :消除工作現場各處所發生的“臟汙”。

目的 :減少工傷,保證質量,塑造高作業率的工作場所。

方法 :落實整頓工作執行例行掃除,清理汙物。

要點 :在這過程中要確定標準,劃分責任範圍,確定頻次,驗收標準及程序,同時盡量使更多的人參與,原則上自己的區域自己負責。責任區域不能有疏漏,也不能有空白區域,驗收過程中發現不合格的要責令立即整改。

4、清潔(SEIKTSU)。

含義 :將整理、整頓、清掃進行到底,經常保持服裝整潔、車間幹凈,並成為壹種制度和習慣。

對象 :透過整潔美化的廠區與環境發現“異常”。

目的 :提高產品品位,塑造潔凈的工作場所,提升公司形象。

方法 :第壹步是落實前3S工作;第二步是設法養成“潔癖”的習慣;第三步是建立可視化的管制方式;第四步是設立“責任者”制度,加強執行;第五步是配合每日清掃作設備清潔點檢。

要點 :整理、整頓、清掃是“動作”,而清潔則是“結果”,也就是在工作現場徹底執行整理、整頓、清掃之後所呈現的狀態便是“清潔”,所以清潔的重點在維持,壹時的整潔或者清掃不是清潔,同時實施了就不能半途而廢,否則又回到原來的混亂狀態;要想維持成果,必須全面標準化,同時使之成為壹種制度和習慣。

5、素養(SHITSUKE)。

含義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品德、行為習慣,遵守規則。

對象 :主要透過持續不斷的4S活動,改造人性,提升道德,美化“人質”

(人的質量、水準)。

目的 :養成良好習慣,塑造守紀律的工作場所。

方法 :落實持續推動前4S活動;建立***同遵守的規則或約束;將各種規則或約定目視化;實施各種教育訓練;違犯規則或約束給予糾正;接受指責糾正,立即改正;推動各種精神提升活動。

要點 :公司應向每壹位員工灌輸遵守規章制度、工作紀律的意識;此外,強調創造壹個良好風氣的工作場所,同時領導者的熱情幫助與被領導者的努力自律同等重要。

5S是現場管理的基礎,是TPM(全面生產管理)的前提,是TQM(全面品質管理)的第壹步,也是ISO9000有效推行的保證。5S能夠營造壹種“人人積極參與,事事遵守標準”的良好氛圍。有了這種氛圍,推行ISO,TQM及TPM就更容易獲得員工的支持和配合,有利於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形成強大的推動力。和實施ISO,TQM,TPM等活動的效果比較,5S活動效果是立竿見影的,而前三者是隱蔽的、長期性的,壹時難以看到顯著的效果。如果在推行ISO,TQM,TPM等活動的過程中導人5S,可以通過在短期內獲得顯著效果來增強企業員工的信心。

5S可以提升企業形象,給顧客、供應商等提供安全可靠的感覺,提高公司知名度。5S是確保品質的先決條件,優質的產品來自優質的工作環境,若5S維持好,那麽發生問題時馬上就可以發現,而如果沒有5S,發現異常就遲鈍得多。

5S能減少庫存量,排除過剩生產,能夠降低機器設備的故障發生率,延長使用壽命。5S還是標準化的推動者,是現場管理的基礎。5S水平的高低,代表著現場管理水平的高低。最後,5S可以創造出快樂的工作崗位,降低疲勞,降低離職率,增強人員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