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人交往中,稱呼是非常大的壹門學問,同壹個人在不同的人口中會有很多中身份,而互相之間的稱呼將會直接影響雙方對話進行的是否愉快,也會直接反映壹個人的家庭教養與個人修養。例如,在古代僅對父親的稱呼就達36種之多,稱呼自己的父親有家父、家嚴,家翁,家尊等,稱呼對方父親有令尊、令堂等,看似繁瑣卻凝結著歷史的沈澱,每壹個稱呼都有壹番故事在其中,今天要講的千金的由來就和壹個著名的歷史人物有關。
千金多是對對方女兒的稱呼,那麽在封建社會男權當道的時代,又如何會對女子有這種稱呼呢?這都來源於壹個關於伍子胥的歷史典故。伍子胥是春秋時期的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祖上壹直定居楚國並聲名顯赫,祖先伍舉以剛直諫諍聞名,深受楚國人民愛戴,其父伍奢供職太子太傅,其兄名為伍尚,三人皆有壹番名氣,卻因壹個人導致父兄被殺家破人亡。
這個人就是楚國太子少傅費無忌,此人侍奉太子卻心在楚王,壹次楚王命他至秦國為太子挑選妃子,費無忌挑選壹番終於發現了壹位絕色美人卻第壹時間將其進獻給了楚平王,好色的楚平王自然笑納,卻讓太子心生不滿,但也不好多言另娶了他人。費無忌自知得罪了太子,將來壹旦太子即位自己定不得好下場,於是在楚平王耳邊煽風點火說太子有謀反之心,平王果然聽信讒言將太子發往邊疆並命人追殺,伍奢力保太子卻遭到費無忌陷害最終導致伍家三父子中父兄被殺,伍子胥倉皇逃出,從此他便立誌滅亡楚國為父兄報仇。
在逃離出國途中,伍子胥饑困交加,路遇壹浣紗姑娘,見她竹筐裏有飯便向其乞討,姑娘心生惻隱,將自己的飯施舍於他,伍子胥得以續命感恩戴德,他向姑娘許諾將來定以千金相報,但姑娘似乎理解錯了伍子胥的意思,覺得人格受了侮辱,於是抱石自沈投水而死,伍子胥傷感不已,咬破手指寫下:爾浣紗,我行乞;我腹飽,爾身溺。十年之後,千金報德!
壹路輾轉流離,伍子胥來到了吳國,壹個真正重用他且能幫他完成復仇大業的國家,伍子胥投奔公子光助其奪取國君之位,公子光即是後來的吳王闔閭,他為闔閭打理朝政重整朝綱,推行新政建立了完善的法律制度,吳國迅速壯大到能與楚國分庭抗禮的地步。後攻入楚國掘出平王鞭屍三百下是為大仇得報。伍子胥又想起當日救他壹命的浣紗女,苦於無從得知她的家庭住址,於是將千金投入她跳水自盡的地方,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