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了三期,每壹期孩子們都說在秦嶺玩得最開心。
每壹期的前三天行程都比較緊湊吧,都是去兵馬俑、碑林博物館、城墻等壹些人山人海的地方,到了第四第五天,遠離了城市和旅遊景點的喧囂,來到了位於陜南,我們中國地理意義上的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壹線的秦嶺,孩子們在深山裏尋找紅豆杉時自由自在地奔跑,在坐他們從來沒有坐過的建國初期建造的大卡車進山時大聲肆意地呼喊尖叫,開懷大笑。孩子們激情被徹底點燃,孩子們的天性得到釋放。孩子們的歡聲笑語與流水、飛鳥聲壹道回蕩在靜謐的山谷裏,同時也充盈了整個夏天,甜化了人心,成為孩子們心頭難忘的壹幕。
這些孩子都生活在上海和深圳這些發達城市,家庭條件十分優越,從小就會學習繪畫書法舞蹈樂器等各種各樣的才藝,到全國全世界去遊覽,上國際雙語學校。起點以及個人的綜合素質可以說是非常非常地高,從他們在營期中的衣食住行的言行舉止都可以看出家庭教育也是十分地到位。
我想,培養壹流的孩子,這兩者都很重要吧,壹是良好的家庭環境,盡可能的給他們提供多的機會和資源去培養和練就他們的壹身才華。二是適當地讓他們親近大自然,接觸大自然,回歸到作為壹個孩子的愛玩愛笑愛打愛鬧最基本的本性。第三,通過三次帶隊,我覺得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和耐心細致的陪伴和引導是最重要的。相對於外在的東西,我想更重要的是內在的性格和素質的培養。無論是外在還是內在,孩子們都是壹張白紙,外在的可以後來再慢慢培養也不會說有太大問題,但內在的性格,心理素質則會是影響到他們整個人生中最寶貴的黃金時期——兒童時期,甚至說往後很長很長壹段時間。比如說營期中,定期發手機給孩子們打電話給家長時,有的孩子的家長的電話是很難很難打通的,家長群裏的消息他們也很少看很少回復。回應到文章開頭的壹點便是,孩子們的家庭環境優越,但也會存在壹種情況就是家長可能會忙於事業忙於應酬而忽略了對孩子的關愛和陪伴。另外,假如有的家長的家庭氛圍、教育方式有所不當,也會對孩子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可能會造成孩子們內向、自閉、缺乏安全感的心理缺陷。有的孩子在遇到壹些困難和挫折或者問題時,輕則哭泣,慌張失措,重則會把自己像鴕鳥壹樣包裹起來,甚至是選擇以傷害自己的方式來處理問題,面對人事物。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對於孩子的獎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是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這壹點我想結合我自己的成長經歷來談談。在小學,我的爺爺對我的激勵是考試100分獎勵壹點錢,99分就少壹點,98再少壹點,97以下就沒有得獎。壹等獎二等獎“三好學生”又各多少錢。
從小,為了買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和零食,就會為了“獎學金”而努力,逐漸演變成為了壹些眼前可見的短期目標而努力,為了他人而學習,在以後慢慢的可能還會造成自己為他人而活的生活、做事態度,這也是很困擾我自己的壹點。雖然我覺得,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在自己的獨立個體意識慢慢變強後,很多觀念、習慣雖然還可以在社會上、在書本裏、在碰壁時親人好友的指導下糾正,但前期孩子們的大腦發育還不夠成熟完善,個體意識、獨立思考能力還不足時,是十分需要父母,老師,這些孩子們的第壹位引路人的正確引領。
還有壹點,也是我最喜歡跟孩子們相處的壹點,就是孩子們是單純的是純粹的。有壹次在回民街做完美食探索任務後,孩子們可以自由活動,自己買東西吃。我們組有兩個孩子就壹個勁地想要去買雪糕吃,我就跟他們說,雪糕哪裏沒得吃,來到西安就吃壹些西安當地的特色美食嘛,但孩子們就是不聽,就要去買雪糕。晚上我回到酒店裏想了想,孩子們就挺單純的啊,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成人可能就會功利壹點,會權衡利弊分析眼前的情況。後來在秦嶺的院子裏跟牛爺爺聊了聊,他說孩子們固然有他們自己的喜好但我們也要正確引導。
孩子們是有個性的,要尊重孩子們以及他們的想法,不能完全把它們當孩子來看,平等地對待他們,這樣他們才會更願意和妳分享和妳交流。
培養孩子,教育孩子,照顧孩子,是壹門充滿愛的,孩子和教育者之間的雙向的責任與學問。
每壹個孩子都是壹顆種子,良好的生長環境是十分必要的;
每壹個孩子都是壹張白紙,請盡可能地給他描繪上七彩,不要給他留下太多的空白或暗淡的顏色;
每壹個孩子都是壹塊玉石,在保留天然的個性本質之時,還需各位引路人、雕刻師的用心雕刻。
孩子們說,謝謝老師們給了他們壹個難忘的暑假。同樣,妳們也給了我們壹個難忘的暑假!
感恩、感動、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