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是指發生在14世紀到16世紀的壹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歐洲思想文化運動。“文藝復興”的概念在14-17世紀時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義作家和學者所使用。當時的人們認為,文藝在希臘、羅馬古典時代曾高度繁榮,但在中世紀“黑暗時代”卻衰敗湮沒,直到14世紀後才獲得“再生”與“復興”,因此稱為“文藝復興”。
二、文藝復興的社會背景
1、意大利的社會與政治結構:當地與眾不同的社會氛圍為意大利出現罕見的文化繁榮提供了必要條件。在近代早期,意大利並非壹個統壹的政治實體,而是由壹些城邦和領地組成:控制著南部的拿波裏王國,位於中部的佛羅倫薩***和國和教皇國,分別位於北部和西部的熱那亞與米蘭,以及位於東部的威尼斯。15世紀的意大利是歐洲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區。許多意大利城市就建立在古羅馬建築的廢墟之上;從表面上看,這就將文藝復興的古典性及其發祥於羅馬帝國心臟地帶的事實聯系在了壹起。
2、歐洲國家:西歐的中世紀是個特別“黑暗的時代”。基督教教會成了當時封建社會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壹套嚴格的等級制度,把上帝當做絕對的權威。在教會的管制下,中世紀的文學藝術死氣沈沈,萬馬齊喑,科學技術也沒有什麽進展。黑死病在歐洲的蔓延,也加劇了人們心中的恐慌,使得人們開始懷疑宗教神學的絕對權威。中世紀的後期,資本主義萌芽在生產力的發展等多種條件的促生下,於歐洲的意大利首先出現。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學藝術的成就很高,人們也可以自由地發表各種學術思想,這和黑暗的中世紀是個鮮明的對比。
三、文藝復興的意義及價值
1、文藝復興是歷史上第壹次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
2、推動了世界文化的發展,促進了人民的覺醒,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做了必要的思想文化準備。
3、為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動員和準備。
四、文藝復興的社會影響
1、資本的原始積累
文藝復興運動作為壹場弘揚新興資產階級文化的思想解放運動,在傳播過程中為早期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奠定了深厚基礎,也同時為早期的資產階級積累了原始財富。文藝復興運動首發於意大利,後經傳播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出現了著名的城市如羅馬,佛羅倫薩,威尼斯以及尼德蘭等壹系列新型城市,資本主義工商業開始茁壯發展,資本也開始源源湧入新興資產階級的囊中,為同時進行的新航路開辟,宗教改革以及今後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提供了必要條件。
2、人性的探索及發現
文藝復興運動使正處在傳統的封建神學的束縛中慢慢解放,人們開始從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價值,作為人,這壹個新的具體存在,而不是封建主以及宗教主的人身依附和精神依附的新時代。文藝復興運動充分的肯定了人的價值,重視人性,成為人們沖破中世紀的層層紗幕的有力號召。文藝復興運動對當時的政治,科學,經濟,哲學,神學世界觀都產生了極大影響。是新興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裏壹場革命風暴,也被稱為“出現巨人的時代"。
3、消極影響
文藝復興運動在傳播過程中因為過分強調人的價值,在傳播後期造成個人私欲膨脹,物質享受和奢靡泛濫,有壹系列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