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位道教尊神是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道教的最高神祇和創立者,被譽為“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等。在道教的三清殿中,他的金身通常安放於右側,手中握有羽扇。他的誕辰是農歷二月十五日,每年的這壹天,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和祈福儀式。
太上老君被尊為大道的掌控者,萬教的源泉。他親歷了無數次的天地變遷,但他的存在卻無法用言語來描述。他在各個地方設立教派,歷經無數劫數,壹直在教導人們。他的存在,如同日月壹般光輝照耀。
據《雲笈七簽》記載,太上老君就是道的化身,是元氣的始祖,是天地的根本。他所代表的大道,是自然而生的,無始無終,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太上老君的神仙形象及歷史演變
東漢時期道教已有太上老君的說法,東晉葛洪詳細描述了太上老君的形象並豐富了老子的神仙傳說,唐宋之際出現了“壹氣化三清”的說法,元代出現了“老子八十壹化”的說法,都是對老子神仙之說的繼續。
東晉時候的“老君”有了具體的神仙形象。《抱樸子內篇·雜應》記載:“老君真形者,思之,姓李名聃,字伯陽,身長九尺,黃色,鳥喙,隆鼻,秀眉長五寸,耳長七寸,額有三理上下徹,足有八卦,以神龜為床,金樓玉堂,白銀為階,五色雲為衣,重疊之冠,鋒鋋之劍,從黃童百二十人。”
被確定神仙形象的太上老君在歷史中還兼有多種身份。據《神仙傳》記載:“上三皇時為元中法師,下三皇時為金闕帝君,伏羲時為玉華子,神農時為九靈老子,祝融時為廣壽子,黃帝時為廣成子,顓頊時為赤精子,帝嚳時為祿圖子,堯時為務成子,舜時為尹壽子,夏禹時為真行子,殷湯時為錫則子,文王時為文邑先生,壹雲為守藏史。”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太上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