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用埋伏的兵力突然襲擊敵人。
讀音:伏擊 [fú jī]。
引證:孫犁 《白洋澱紀事·塔記》:“列士裏面,有的因為伏擊、奇襲、攻堅、遭遇,死在戰場。”
用法示例:
1、銀月城的高精靈在奧特蘭克平原被伏擊。
2、強與同僚策動叛變,但途中遭伏擊,全船人被殺,強僥幸墮海逃脫。
近義詞:
壹、襲擊 [xí jī]
釋義:出其不意地攻打。多用於軍事。
引證:魏巍 《東方》第五部第十二章:“根據情況發展,再派出小組去襲擊山頂上的敵人。”
二、抨擊 [pēng jī]
釋義:用言論攻擊或批評。
引證:秦牧 《花城·海闊天空的散文領域》:“反映社會建設的面貌,抨擊腐朽落後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