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電影藝術,我看電影通常是為了跳出現有的生活圈,去看看別人的生活。可是能夠讓我留下印象的電影,是那些讓我看到了自己的電影。
方芳芳:只要是好的,我都想要。
方芳芳是壹個被遺棄在名牌專櫃旁的棄嬰,在孤兒院長大後,成為了壹個名牌購物狂。瘋狂的購物讓她背負巨額的信用卡債,讓她丟失工作,但是進入商場後看到各種名牌還是無法控制自己。她的家裏堆滿了各種名牌,但她買來不是為了用,而是為了看著這些名牌在她家裏就會感到很高興。當遇到需要用的情況時,她覺得“買比較快”。
方芳芳買東西時沒有過多的糾結,她認定名牌就是好的,限量版更是好得不得了,那麽喜歡就壹起買咯!反正它們都是好的。仿佛擁有了這些好的東西,她自己也變得好了。購物時好的都想要,可以壹起買,但是當遇到兩個好男人時,不能兩個同時嫁呀。兩個都是好的,兩個都想要,卻只能選壹個時,就不得不逼迫自己去面對,什麽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李簡仁:只要是壞的,我都不想要。
李簡仁是心理醫生,自己卻有嚴重的選擇恐懼癥。買東西對他來說是極其困難的事,因為每壹次購物前他都要權衡哪壹個弊端少壹些,哪壹個他吃虧最小。他是壹個害怕付出的人,他希望自己的每壹份付出都有回報,就是他的權衡在他看來都是付出。權衡得越久,他就越難做出選擇。逃避所有的選擇,自己走入沒有選擇的境地,讓別人替他選,仿佛這樣的做法就不用承擔後果。或許也是可以給自己留壹條退路,到時他可以抱怨我也是沒辦法呀,我是迫不得已的。
在理性的選擇下,李簡仁是不會選擇方芳芳做助手的,但是在他進行權衡之前,他的前助手突然早產了,他不用選了!方芳芳在購物時的果斷,剛好解救了有選擇恐懼癥的李簡仁,前助手生孩子時還不忘推波助瀾“李醫生,她能幫妳呀”,就這樣方芳芳走馬上任了。李簡仁不缺錢,他缺少的是承擔後果的勇氣,他最想要的就是不過腦子地爽快地買壹次東西吧。他說他喜歡看方芳芳買東西時的樣子,他不想要她改變,這是不是就是心理學上的“投射”呢?愛情不是無緣無故的,是心理上搭扣了。
沒有哪個女人是完美的,李簡仁深知方芳芳的缺點。當前女友回來時,面對兩個女人的缺點,哪壹個自己更能接受呢?
何窮富:有人搶的肯定是好的,我不能輸!
? ?何窮富的生父是壹個滿口臟話的賭徒,揮霍金錢、爭強好勝是何窮富性格的底色;養父是壹個極度吝嗇、精於算計的企業家,他對何窮富的教育就是不要亂花錢,尤其不要在不劃算的地方花錢。天性與後天教育的矛盾造成了何窮富極度分裂的行為表現,花錢時大手大腳,不過腦子,有人搶的話,更是不計代價要贏,花完後就十分懊悔。何窮富是在這部電影中最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的人,他根據別人的行為來判斷這個東西是不是好,自己是不是想要。明明是在路邊等車,看見別人買蛋撻,他就買蛋撻,看見別人買櫃子,他也買櫃子,回過頭來壹想,自己不想吃蛋撻,也不想要櫃子,只是因為“我看人家買我也買”。
何窮富其實是壹個想要占盡便宜的人,但他自己不知道什麽是好的,他認為別人想要的肯定是好的,我把它搶過來,就是占著好的了。吝嗇養父的教育讓他認為盡量少花錢,就是占便宜,所以他對打折促銷也毫無抵抗力。為了多占便宜,他往往又買了超過自己需求的東西,造成亂花錢的結果。他的內心沖突其實是最激烈的,而且常常陷入自責。
他和方芳芳能成為朋友是因為方芳芳樂於給他提供免費治療。聽從方芳芳的建議確實給自己帶來了收益,因養父壹句“那個女孩旺妳呀”覺得自己有點“愛”方芳芳,可是沒有別的人追求方芳芳讓他產生猶疑:沒人搶的東西,會不會是不好呀?
丁叮當:便宜的才是好的,我只配得上廉價的東西。
丁叮當是李簡仁的前女友,因為李簡仁的前前女友回來了,李簡仁無法做出選擇而分手。分手後丁叮當變得極度自卑,只熱衷於買廉價的假冒偽劣產品,是壹個低賤俗的購物狂。對於她來說,便宜的就是好的,她也只配得上這些便宜貨。在李簡仁難以取舍時,方芳芳主動退出了,她又壹次幫李簡仁做出了選擇,實現了餐桌上的皆大歡喜。在和李簡仁和好後,丁叮當還是喜歡買廉價的假貨,給李簡仁買的衣服都是假貨,只要看到打折就兩眼放光。?
得到之後,再失去,才能看清什麽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在拍賣會上,方芳芳同時接受了李簡仁和何窮富的求婚。丁叮當生氣跳樓,李簡仁追過去時,丁叮當向李簡仁求婚,李簡仁答應了。這時,方芳芳和何窮富追了上來,看見了這壹幕。何窮富發現方芳芳有兩個老公,李簡仁有兩個老婆,自己不能輸,於是向丁叮當求婚,丁叮當答應了。丁叮當和何窮富壹臉歡喜,李簡仁和方芳芳壹臉錯愕。故事發展到了高潮——當只能選壹個時,妳要選擇誰,誰才是妳真正愛的?
為了讓鬧劇得以收場,李簡仁的師傅陸醫生在婚禮當天操控著接親的過程,讓兩個新郎和兩個新娘不斷面對不同的對象,體會不同的得到和失去。哪壹個得到更加歡喜,哪壹個失去更加心痛,妳現在知道自己更想要哪壹個了嗎?選擇交給妳,去妳最想去的婚禮現場吧!
?我為什麽重看這部電影?
? 最近在糾結要不要買壹樣東西,腦海裏的得失計較讓我精疲力盡,壹句話我就是想要占盡所有好處,不想吃壹點虧,我的選擇不能有壹點錯。基於這個心理,電影裏的人物輪番出現在我的腦海,他們都是我!
雖然這部電影沒有給我想要的答案,但是我還是想理壹理自己混亂的感悟。
世上沒有哪壹個東西會十全十美,不論怎麽選,都有不得不面對的弊端,妳也會享受到壹定的好處。沒有絕對的吃虧,也沒有絕對的占便宜。
把選擇的權力交給別人,妳還是要承擔選擇的後果,與其讓別人搞砸,還不如自己搞砸,起碼最後不會怨恨別人。給自己留壹條推卸責任的後路,也是無力對自己負責的表現,只會讓苦果更苦。
世界上好的東西是很多,但是過多的占有,既是給自己增加負累,也是資源浪費。
對於別人來說好的東西,不壹定就適合自己。有多少人是和妳壹樣盲目去搶,買回來後懊悔自己的沖動?
名牌不壹定就是好的,看清自己的消費水平,不要為了虛榮,去追求名牌。不要去買自己用不起的東西。
用最低的價格,去買最好的東西,這種想法很容易上當受騙,買到假貨。但是通過貨比三家,妳肯定可以買到價格合適,質量相當的產品。想占便宜時,往往會吃虧。
最重要的是看清自己的需求,妳真正用得到的東西並不多。不要因為便宜去買東西,不要因為劃算去買東西,不要因為別人都買去買東西,不是自己當下最需要的,都是不必要的。
消費需要理性思考,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消費都是非理性的,計較太多,徒增煩惱罷了。無法抉擇,但又壹定馬上要抉擇時,相信直覺。不急,就等等。
尊重自己的感覺很重要,當有壹絲絲不想掏錢的感覺時,趕緊捂著錢包跑,別管自己的面子,也別管別人的臉色,因為付了錢後心裏的後悔會像潮水般湧來,那份難受沒人可以分擔,而且在將來也會不時地襲擊妳。
當遇到自己真的很想買,但又覺得太貴的東西時,不要浪費錢去買替代品,因為最後妳都會去買的。好好存錢,理性規劃,最後可以少浪費壹點錢。
當理性告訴我們買錯了東西時,不要自責,積極反思,總結經驗,及時止損。最後告訴自己:這是當時我做出的最適合我的選擇,人誰無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