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鸚鵡
品種特點
呼鸚鵡有情鳥之稱,國內現有9個品種,為較珍貴的人工繁育鳥。常見的品種有琉璃腰牡丹鸚鵡(棕頭牡丹鸚鵡)、黃領黑牡丹鸚鵡(黑頭牡丹鸚鵡)、金紅桃牡丹鸚鵡(桃臉黃牡丹鸚鵡)、小櫻哥牡丹鸚鵡(桃臉綠牡丹鸚鵡)及藍牡丹鸚鵡等品種。
牡丹鸚鵡由於可人工繁育,羽毛艷麗,所以深受養鳥者的喜愛。壹年可以多次繁殖,壹般3~5窩,每窩產蛋4~6枚,又可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琉璃腰牡丹鸚鵡產於非洲的坦桑尼亞,體長14厘米左右,背翼、下腹、胸部為深綠色,額紅色,咽喉黃橙色,頸及上胸為淡黃橙色,腰為深藍色,尾羽外側有藍、綠、黑色羽,嘴紅色,腳灰色,眼周裸露有白色眼環。
小櫻哥牡丹鸚鵡產於非洲南部,其羽色主體為綠色,前額與頭為紅色,顏面及胸部為淡桃色,腰及上尾為藍色,顏色較艷麗。
金紅桃牡丹鸚鵡產於非洲中部,羽色以鮮黃色為主,冠紅色,頭和頰為粉紅色,腳、嘴為黃色,尾部發白,顏色艷麗。
藍牡丹鸚鵡是壹種改良品種,其大小與其他牡丹鸚鵡相差無幾。羽色以藍色為主,頭部淡黑色或黑灰色,頸、胸、上腹為白色或褐色,嘴為淡桃紅色,腳為灰色,眼周具白色肉環。因改良程度不同,也會出現後代羽色不鮮明、藍的程度差、色澤不佳等現象。目前藍黑頭牡丹鸚鵡價格最高,純種售價可達上千元壹對。
牡丹鸚鵡性情兇猛,以強欺弱,發情雌鳥更為突出,叫聲大而雜,有時噪聲擾人,還可向其他鳥進攻,這時若將雌鳥與雄鳥配對繁育則鳴聲銳減,性情好轉,所以飼養牡丹鸚鵡以成對為佳。
初養者可養棕頭牡丹鸚鵡和桃臉黃牡丹鸚鵡,以少為佳。如果家中有病人或神經衰弱者,最好不捧,以免因鳥的吵聲而影響病人康復。
如果以纖濟收入為目的而飼養牡丹鸚鵡,最好安排在農村或較偏僻的地打飼養,以防嘈雜聲影響他人。為取得最佳效益,可每養30對棕頭牡丹外鸚鵡配15對桃臉黃牡丹鸚鵡,目的是比桃臉黃牡丹鸚鵡下蛋,而讓棕頭牡丹鸚鵡代孵(保姆鳥)。
2.雌雄鑒別
單憑外觀較難區分雌雄,但根據幾個綜合特征可以鑒別。雄鳥好動,性兇,頭略小,有“背兒頭”,眼圈距頭頂距離較遠,眼不大,骨盆閉合緊,襠骨有尖,用手摸可以感覺到有尖狀突起。雌鳥性溫,頭略大、圓形、頂平,眼圈距頭頂距離較近,眼較大,骨盆較寬松,雌鳥體形往往比雄鳥大,5個月以上的雌鳥襠骨之間距離大。
3.飼養與管理
牡丹鸚鵡是較易飼養的鳥類,通常都用鐵籠飼養,不能用竹、木籠飼養,竹、木籠很容易被啃破而發生鳥逃逸現象,飼養籠以大為宜。若用於繁殖,可用繁殖籠,繁殖籠可用金屬絲制成,其大小均為65厘米X 60厘米X50厘米。巢箱為木質兩層,巢箱口約5厘米見方。巢箱糟可掛在籠外,也可掛在籠內,比在籠外時要註意貼墻壁,以僧於鳥出入。巢箱肩可魏引膏川窩,再墊上鋸木屑,便於蛋集中孵化。石膏巢箱穩定,不易隅動,給鳥以安全感。
所選親鳥要健康,體形輕巧,運動靈活,無腿趾殘疾。與配親鳥年齡要相當,或雄鳥略大於雌鳥。可采用兩種方法配對,其壹是先分出雌雄,而後成對放入籠內配對,觀察幾天確定戀對即可,如1周內仍不能配上對需調換;其二是大籠內散養,待配對後再捉出放入繁殖籠內進行繁殖。繁殖時,需供給巢材,如幹草、紙條、布條、麻絲、竹絲等。孵化期為18天左右。出殼的雛鳥需經40天左右離巢,離巢的幼鳥需親鳥帶飼2周左右才能獨立活動。為使幼鳥能盡快獨立生活,應及時分窩,將幼鳥分出繁殖籠,只用壹只索鳥帶飼,這樣親鳥的體幻恢復以快,可及時進入下壹個產蛋周期。
幼鳥的腳趾為青青色,嘴顏色也較暗。6個月左右,燦鳥腳趾朗色為淌青色,而且隨著鳥齡的增大,腳趾顏色會越來越淡,腳趾也蜜粗糙丁。6個月以盾,就進入成鳥期。
親塢的繁殖旺期—般能保持4年友右,—鼠過門蔔期,攘殖成績會1;降。岡此需對鳥進行榭純復壯,並餵繁育鳥專川們料,同時町加餵“鳥樂”l號,2號、3號,
牡丹鸚鵡的飼料配制有壹定的訣竅,不能因為它冀歡吃什麽就餵什麽,而應該多種飼料合理搭配。
蛋米:1公斤小米加4個雞蛋黃攪拌而成,用量壹般占總餵量的40%。
稻米:以帶有稻殼的稻米為佳,稻米的種皮牡丹鸚鵡很喜歡吃,可補充澱粉、蛋白質、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並可增加喙的咀嚼能力。用量壹般占總餵量的30%。
谷子:壹般占總餵量的10%壹15%。
剩余部分可餵麻子、稗草子、瓜子等。根據實踐經驗,以每天餵10—20粒生瓜子為佳。
在飼餵中,有人加“金維他”,也有人加“速補14”,還有人加多維素及各類添加劑,但根據實踐,無論加什麽,都要註意量的控制,如果量不適度,不但不起好作用,反而會造成壹定的危害。
4.飼養經驗集錦
(1)如何減少“白蛋”?
“白蛋”就是沒有受精的蛋,“白蛋”的增加將會嚴重影響牡丹鸚鵡的繁殖率。產生“白蛋”的原因主要有:壹是配對親鳥都是雌鳥:二是配對的雌鳥雖能生蛋,但雄鳥沒有性成熟;三是雄鳥是殘鳥,腳趾有殘缺,使得交配不成功;四是外界環境的不適,如噪音、驚嚇、空氣不流通、悶熱等。壹旦有以上情況發生,應采取相應的措施。
為了提高牡丹鸚鵡的產蛋率,並減少“白蛋”,養鳥者可試餵北京野生動物保護中心的專門飼料及添加劑,同時註意平時的飼餵管理。春天鳥易“上火”,所以降火是關鍵。降火方法是:平時要餵潔凈的油菜、生菜或小白菜,切不可餵扁豆和茄子。為增強體質和防拉稀,可以餵些馬齒莧,效果非常好。另外平時要註意觀察,壹有病癥應及時治療。
(2)如何增加牡丹鸚鵡的破殼能力?
要孵化出牡丹鸚鵡,破殼也是壹個關鍵。好多蛋在孵化時間夠了的情況下,還是破不了殼,小鳥被憋死在蛋殼內。此種現象主要是缺鈣引起的,鈣在鳥破殼中起著重要作用,沒有足夠的鈣,鳥喙軟,骨架軟,啄殼能力不強。有的養鳥者采用給親鳥餵蛋殼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將蛋殼用清水洗凈,放入鍋內點沸15分鐘,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消毒。將消毒過的蛋殼晾十,用手搓碎即可飼餵親鳥了。
(3)鳥舍如何安排?
牡丹鸚鵡既可以觀賞,也可以繁育出售。牡丹鸚鵡的鳥舍安排是壹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鳥舍要選擇在環境幽靜、無幹擾的地方,不要有雜音,不要有環境汙染,註意空氣流通,空氣新鮮。鳥舍的位置以北房為宜。
壹間20平方米的北房可飼養牡丹鸚鵡60籠,每籠1對,即60對。如果房子有余可以安排兩間,分配的方式是壹間籠養,—‘間散養。籠養主要用來繁殖,散養主要用於小鳥養成大鳥,小鳥活動空間越大,身體就會越健壯。
在農村建扛噸舍時要註意防蛇、防貓、防蚊蟲。
在城市,在樓房陽臺和樓房內進行飼餵時要註意通風和采光,註意房間不要太暗,不要在沒有光或弱光下生長、繁育,否則對鳥的產蛋和孵化不利。如果光線弱可用60瓦的燈2~3盞補光。
有人提出晚間需開燈到10點,甚至到11點。其實這大可不必,這樣做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對鳥有壞處。因為在夜間光照太強的情況下,鳥兒休息不好,產蛋和孵化都不安穩,這樣破殼率大、產蛋率低,有時甚至產蛋而不孵。
為了提高孵化率,鳥舍要安排適宜,不要過密。
鳥舍內部放籠時要註意高度,底郵要墊上磚或其他墊物,這樣通風好,並可防止鼠咬。
如需要蓋鳥舍,註意背風向陽,冬天還要註意溫度,保證溫度在160C以上,
(4)窩如何安放和管理?
安窩使牡丹鸚鵡有產蛋、孵化的場所。牡丹鸚鵡的窩為兩層,在上層應放壹些碎木屑等物。木屑是為了讓牡丹鸚鵡在窩內孵化時“腳牙”(啄)用,防止牡丹鸚鵡用喙啄窩和咬其他木質板或木構/1:,造成損失。
窩要安放在籠的佃t面,但·址哽在蔔廳,開口向裏,觀察門在外,這樣便於觀察。
牡丹鸚鵡第1窩‘·般,,,‘饅2··3枚,營養好、管理得法有時也可產4—』枚』(頭窩0,化牢·般為70%左右。
為廠提高蹙精羋和孵{匕率,在籠內安放壹小塊燒過的蜂窩煤塊為0f,蜂窩煤經過高溫後達到了消毒的目的,消過毒的物質,勺吃後刁;易生病。另外,煤塊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既少花錢,又達到補充某些營養成分的效果。
窩的安放壹定要牢固,這樣鳥有安全感,便於孵化。安放好的611n壹般不要輕易換位置和改變方向,否則鳥會因環境改變剛義要重新熟悉。
每孵壹窩鳥後要及時對窩進行清理和消毒。清理辦法是將雜物,包括羽毛、糞便倒掉,並用消毒液噴射或在太陽下暴曬,也可用開水澆,澆後曬幹再掛到籠內。
平日町2~3天消毒壹次,這樣可將病毒消滅,也杜絕了虱、蜱和其他寄生蟲的繁殖,起到了保護鳥的作用。
消毒液的選定前提是不要有氣味,否則會影響鳥正常生活,嚴重時還可造成死亡。
在噴藥過程中盡量不要直接噴到鳥身上。
(5)如何進行牡丹鸚鵡的春季管理?
春天,牡丹鸚鵡普遍發情,嗚叫頻繁,十分活躍。這時除正常繁殖或將要配對的種鳥外,單只飼養的鳥應減少脂肪飼料的供應,多餵壹些樹芽、野菜、白菜、油菜之類的青綠飼料,以防勺發情“性大”、驚撞或夜間“鬧籠”,把翅羽、尾羽拍打掉或戳壞。這期間除加強日常管理外,要註意食、水充足,要經常觀察鳥的活動和糞便,發現異常現象要查找原因,趕緊采取防治措施。
健康鳥和發情鳥都有壹定的活動規律,在籠內較活潑、好動,嗚叫也有規律,壹般天亮即開始鳴叫。春天晝夜溫差大,應該重視冷熱變化,註意籠具的安放點,不要過早關掉暖氣或煤火,保證室溫在16’C以上。若發現鳥呼吸不平穩、急促並有喘的現象,可能是生病,要及時治療,可餵膠囊7號。
糞便能直觀地反映鳥體是否健康。異常的糞便壹般較稀,有粘液或泡沫,甚至有帶血現象,還有的中間帶綠頭、白頭,周邊為水樣,排辮次數增多.正常的糞便是細條狀,外包裹白色物。
青綠飼料的飼餵量不要太大,而且要水漫2()分鐘後方可飼餵。
在親鳥的哺育過程中,要註意飼料的配制。蛋米的配制:500克小米加2個蛋黃攪拌均勻,陰幹後飼餵,可餵些稗草子和谷子。在飼餵中,瓜子和麻子不要過多,每天每只鳥以10粒為適宜。
成鳥在籠內生活近1年左右,壹般爪都長得較長。爪若過長會影響鳥的活動和站立,過長的爪有時會插入籠的縫隙而折斷脛骨和腳趾,壹般將巳向後彎曲的爪修去。修剪時用鋒利的剪刀在爪內血管外端1—2毫米處向上斜剪壹刀,剪後用指甲銼稍銼幾下。 ·
牡丹鸚鵡羽毛和趾部僅依賴水浴還不能達到清潔要求,需飼養者幫助清洗。清洗時左手握鳥,尾朝手指方向,將欲清洗的部位浸入水中,右手用棉花或軟布將汙垢洗去,洗後用布消毒與防蟲。夏季蚊蠅出沒,消毒非常重要。
(7)雛鳥如何安全度夏?
溫度。鳥出殼10天左右是壹個危險的時期。溫度高是死亡率很高的壹個重要原因。巢內的溫度不能超過33~C,壹定要保障通風換氣。
仔細觀察。不要撫摸、恫嚇雛鳥,食物由老鳥飼餵。每日觀察三五次,發現異常要立即隔離,以免傳染其他鳥。發現死鳥要盡快取出,深埋於地下,以防病毒擴散。
防蟲、防病。當發現小鳥煩躁不安、自啄羽毛時,這說明有蟲子在騷擾它,像小紅點壹樣的蟲叫蟎蟲,蜱是黑色的,羽虱呈黑灰色,最不易發現。這時要在食物中增加蔬菜,停[蔔餵麻子和瓜子。預防鳥衣原體病采用膠囊7號,每日]粒即可。消滅體外的寄生蟲最好用虱蟎消毒藥6Q抹。
最佳食譜。飼料比例:蛋米占4()%,谷子占40%,稗草子占15%,瓜子、麻子占5%。1(小蛋米配量力500克小米加2個蛋黃。
總之,夏季管理要做到勤觀察、早隔離,早醫治。
(8)如何進行牡丹鸚鵡的秋季管理?
盛夏已過,秋風頻頻,這是牡丹鸚鵡繁殖的好季節,要做好以下工作。
配對安窩。如果發現雄鳥有明顯發情動作(扇動翅膀上下跳動),雌鳥頭向前傾斜,臀部高舉,雄鳥、雌鳥的叫聲也不同以往,而是變得溫和,這時就要在籠內為它們安置壹個愛的小巢,註意巢內要鋪墊幹燥的鋸木屑。
底沙的處理。籠內要鋪設底沙,因鸚鵡這壹時期需要吃少量沙子,以促進腸胃蠕動,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最好選海沙,海沙顆粒均勻,雜質少,如果用河沙,就要將沙子篩壹下,洗凈後再放入底盤中。底盤鋪沙也有利於糞便的清除。如果糞便粘到剛出生的幼嗎腳F會造成鳥爪發育畸形。
底盤的沙子每半月換1次。
飼料的配給。孵化期營養要跟上,雞蛋、米的比例可以增到500克小米加3個蛋黃。發情期使用“鳥樂”1號補充礦物質,增加維生素用“鳥樂”2號、3號即可。
最佳的飼料配方,谷子占40%,蛋米占40%,稗草子20%,瓜子和麻子每日不可超過15粒。
(9)如何進行牡丹鸚鵡的冬季管理?
牡丹鸚鵡冬季也可以進行繁殖,但室溫必須保持在16~C以上。
溫度要求。冬季的室內溫度不可低於16~C,也不要高於20~C。冬季溫度的控制十分重要,鳥不要拿到室外,以免受風感冒。
入冬前的準備工作。首先在飼料的配制上,蛋米的含量可相應增加,產蛋前餵500克小米加3個蛋黃的混合飼料,蛋米中不加其他飼料預混料,鹽、鈣及施爾康,速補14、速補18等。在飼餵過程中只要產蛋2—3枚,就要將蛋米調整,換成500克小米加2個蛋黃的蛋米,其他飼料照舊,包括稗草子、谷子,飼料的比例是蛋米3份、谷子3份、稗草於1份,麻子和瓜子每只鳥每天不可多於15粒,以免造成脂肪積累。
在飼餵時註意不可亂加藥物和添加劑。
在入窩前籠具必須消毒。
冬天牡丹鸚鵡壹般不用洗澡,但有個別鳥特別喜歡水浴,對這種鳥應在中午前後於淺盤放溫水讓其洗浴。洗浴後註意保溫,免得鳥兒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