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信息化戰爭的類型

信息化戰爭的類型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以來,世界上主要國家軍隊的作戰方式和作戰手段呈現出嶄新的面貌,戰爭形態從機械化向信息化轉變。由於武器裝備趨向智能化,攻擊兵器具有遠程打擊、精確制導和隱蔽突防能力,各種主要作戰平臺具有信息傳感、目標探測與引導、信息攻擊與防護能力。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的高技術局部戰爭表明,信息技術在現代戰爭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高技術戰爭,是以信息化為主要特征的。發達國家都把信息化作為21世紀軍隊現代化建設的主要目標。可以預見,信息化戰爭將成為21世紀的主要戰爭形態。

信息化是新軍事變革的核心。世界各主要國家的軍隊正從機械化轉變為信息化。據報道,預計到2020年前後,新技術如納米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隱身技術、定向能技術等將會有更大突破;壹批更加高效的新型武器,如強激光武器、高功效微波武器、電磁脈沖武器等將陸續出現,成為軍事變革新的物質技術基礎,進而推動新軍事變革向高級階段發展,並最終形成新的軍事體系。

建立在新的物質技術基礎上的新軍事變革,必然導致軍隊建設和作戰方式發生重大變化。從最近幾場高技術局部戰爭來看,信息戰貫穿作戰全過程,滲透到戰爭各領域,爭奪信息優勢成為戰爭的焦點。信息化戰爭歸納起來有以下基本特征:

1、信息化武器裝備成為軍隊作戰能力的關鍵因素。目前,世界主要國家的軍隊都朝著信息化的方向發展。各種主要作戰平臺具有信息獲取和處理、橫向組網、信息攻防能力;攻擊兵器智能化,能夠發射後自動跟蹤並精確打擊目標;作戰指揮通過C4ISR系統(即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和情報、監視、偵察綜合系統)實現自動化;還有專門用於電子戰、網絡戰等信息戰的武器裝備和技術手段。制信息權是奪取制空權、制海權和其他作戰空間控制權的關鍵。在未來信息化戰爭中,信息能力將發揮主導作用。

2、非接觸式作戰將成為重要作戰方式。信息化武器裝備能夠超越對方的防禦地帶和自然地理屏障,直接對縱深目標實施中遠程精確打擊。這種非接觸式作戰,不再是從前沿突破、然後向縱深推進,而是從壹開始就進行全縱深作戰。戰爭的前方和後方的界限趨於模糊。進攻壹方不再專註於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而是主要通過重點打擊對方的偵察預警、指揮控制、防空作戰體系,從而癱瘓對方的整個作戰體系,摧毀對方的戰爭潛力和國家意誌,達成戰略目的。防禦壹方如果缺乏相應的中遠程非接觸攻防手段,即使擁有龐大的機械化部隊也無多少還手之力。

3、體系對抗將成為戰場對抗的基本體征。通過信息技術,各軍兵種的作戰平臺、武器系統、情報偵察、指揮控制系統以及後勤保障系統,可形成壹體化的作戰體系。信息化戰爭不再是各個作戰單元之間的對抗,而是建立在各種作戰單元、作戰要素綜合集成基礎上的體系與體系的對抗。諸軍兵種聯合作戰成為基本作戰形式。

4、太空將成為國際軍事競爭新的戰略制高點。太空正日益成為重要的作戰空間,對戰爭進程和結局有重大影響。據報道,美國在海灣戰爭中動用衛星70余顆,為空中、海上、地面突擊系統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援和保障。太空已經成為新的戰略制高點,爭奪太空軍事優勢的競爭已經開始。美俄都大力發展軍用航空航天技術和空間站武器系統,加強太空戰場建設,推動太空軍事力量向空天壹體、攻防兼備的方向發展。美國2001年12月13日退出反彈道導彈條約(1972年美蘇簽署的壹項雙邊條約),積極發展導彈防禦系統,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太空攻防系統。俄羅斯2001年6月建立了獨立的航天兵。世界主要國家圍繞太空展開的軍事競爭,有可能改變國際軍事鬥爭格局。

最佳答案按現在的壹般作戰理論研究.信息化戰爭不是壹個涵蓋面很大廣義名詞.所謂信息化作戰和戰爭是否完全符合信息化的特征,至今在學術也沒有壹致的意見.(對於兩次海灣戰爭很多專家認為,這只是具有壹定信息化含量的戰爭,原因是雙方軍隊在信息作戰環境下支持作戰裝備的巨大差異,也就是說美國的對手只是壹支傳統意義上的機械化軍隊,不足以證明整體戰爭的定位)我們界定壹支軍隊是否是信息化的並不是看它是不是數字化,數字化只是信息化集成的壹部分.

到底什麽是信息化戰爭呢,就其大概學術上比較壹致的意見具有如下6個特征,我簡單像大家介紹壹下:

1.作戰力量數字化集成化,具有壹定的知識水平.(知識化)

這個很容易理解,我們經常聽到有什麽數字化炮兵之類的名詞.什麽是數字化部隊?就是作戰單元(武器平臺),裝備系統,單兵裝備和指揮系統高度網絡整合的部隊.但這還不是信息化部隊.其中還有壹個知識化.就是作戰和保障人員具有新的科技知識,能夠熟練掌握和操作各種信息裝備和系統.

這樣壹支知識化人員武裝起來的數字化部隊就是初步的信息化部隊,呵呵.很拗口..

2.武器系統信息化.

武器系統的信息化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智能化.這是壹個整體概念.其中包括硬殺傷,軟殺傷和新概念武器三方面:

I.硬殺傷--直接殺傷,破壞直至確保摧毀的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精確制導武器與遙感武器(不是傳統武器).代表武器:激光等精確制導炸彈(JDAM),軍用無人機,新壹帶巡航導彈.

II.軟殺傷--對敵方信息化系統滲透,幹擾,壓制的手段.旨在破壞敵方的信源.信宿.信道.間隔敵方的通訊和指揮系統.對對方的精確制導武器致盲.代表武器:黑客武器和計算機病毒.

III.新概念武器--以新的毀傷機理為目的以高新科技手段和信息技術為依托設計的不同於傳統武器的全新作戰單元.代表武器:定向高能粒子武器.動能電磁武器微機電納米武器和機器人.

3.指揮自動化,實時化,壹體化.

擁有完善的C4ISR甚至更高級別的系統.可以實時遠程偵察和預警,及時快速更新情報,指揮網絡化即時化,壹體戰場控制.作戰命令可直達單兵作戰單元.通訊達到近乎無阻礙的標準,可全方位武器平臺單兵單元戰場定位.以前那種寶塔式的逐級指揮體制將不附存在..

4.信息戰場全維化,網絡化.

涵蓋海陸空天電的戰術數據鏈連接直至單兵,及時刷新單兵或基層指揮員作戰電腦上的戰場資訊,方便明確的更新戰場時態.確保直接指揮權在特殊情況下的傳遞.傳統的作戰地域概念和習慣已經不管用了.鑒於信息作戰是無縫連接,高立體,大縱深,全維度.手段是非線形混沌而模糊的.我不是專業人員,壹時也弄不明白.希望林火心和我性本浪等同誌看到後幫我補充,呵呵.

5.作戰方式多樣化.

什麽心理戰,太空戰,機動戰,電子戰乃至虛擬世界的網絡戰,壹開始就全方位的面臨,沒什麽充裕的準備時間.而且要打,就貫穿整個戰爭的始終.非接觸作戰和接觸作戰同等重要.

所以壹場這樣的信息化戰爭是極度考驗壹個國家的戰爭意誌的.

6.毀滅性武器的高技術化.

信息作戰不代表傷亡和戰損小.而恰恰比傳統戰爭殘酷.

大面積的毀滅性武器被高技術手段改造,作戰意圖明顯.針對性強.

這就是說在戰爭初期就使用這種武器的可能性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大增加了.如三代核武器中的中子彈,三相彈,中子彈當量都很小,但效果是致命的再如電磁脈沖彈,很可能在戰爭壹開始就被使用.四代的反物質彈和再聚變彈更小效果更兇狠也更方便戰術使用.所以我們對戰爭不斷升級之後才會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或核武器的認識壹定要改,雖然誰都不願意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