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中國近代史、清朝皇帝共有幾次出逃?分別逃到了哪裏?

中國近代史、清朝皇帝共有幾次出逃?分別逃到了哪裏?

清朝皇帝***出逃兩次。

第壹次,鹹豐帝,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並掠奪珠寶、將其焚毀。戰爭中沙俄出兵後以“調停有功”自居,並脅迫清政府割讓150多萬平方公裏的領土,從而成為最大的贏家。戰爭以清政府被迫簽訂《北京條約》結束。

第二次,光緒皇,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北京城徹底淪陷,八國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奸淫搶掠。慈禧太後帶領光緒帝倉皇出逃至西安。1901年,9月7日,以《辛醜條約》的簽訂為結果,中國自此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給當時的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空前沈痛的災難。

擴展資料:

簽訂條約

1858年5月,英法聯軍侵占大沽炮臺,並以進攻北京作為威脅。6月23日,迫使清政府與英、法、俄、美四國分別簽訂了《天津條約》。主要內容:公使進駐北京;開放牛莊、登州、臺南、淡水、潮州、瓊州、漢口、九江、南京、鎮江為通商口岸;外國商船可以自由駛入長江壹帶通商口岸;外國人可以到內地遊歷經商;外國傳教士可以到內地自由傳教;中國對英、法兩國賠款600萬兩白銀。

1860年10月,英法侵略軍占領北京。侵略者以焚毀皇宮作為威脅,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條約》,作為《天津條約》的補充,續增的條款包括: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給英國;準許外國人在中國買賣人口;將已充公的天主教教堂財產發還,法國傳教士可以在各省任意租買田地,建造教堂;對英、法兩國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

百度百科-八國聯軍

百度百科-第二次鴉片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