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正無私回報惡行。
出自《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直譯:
有人說:“用善行回報惡行,怎麽樣?”孔子說:“用什麽回報善行?用公正無私回報惡行,用善行回報善行。”
擴展資料: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詳解
直,即公正無私。善與惡、德與怨,是人類有了價值判斷之後的概念。善與惡,性質相反,壹正壹負;通常談及的善惡,判斷標準是明確的,即總體而論的、倫理的;具體說來,對人類社會有益的為善,對人類社會有害的為惡。
“適當的”不是“等價的、等值的”。等值的理解在歷史上也有過,比如“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殺人償命”。然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不是壹個善與惡重復上演“零和”的過程,而是壹個“善長惡消”的過程;
所以,“抑惡揚善”才是倫理的當然態度。以直報怨,不是純經濟賬,不是純數字等式;比如在刑法中,“主動搶人100元”與“被迫退賠100元”不能互相抵消,而要在退賠100元之外,另加對“惡”的懲罰措施;
再比如在民法中,“違約行為致使守約方經濟損失100元”,也應對違約方額外處罰以維護契約精神:100元+銀行逾期貸款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