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重慶十大必去景區

重慶十大必去景區

重慶旅遊景點有:解放碑、歌樂山、長江索道、武隆喀斯特旅遊區、大足石刻、重慶巴渝民俗文化村、長江三峽風景名勝區、巫峽景區、白帝城和衢塘峽景區、張飛廟景區等。

1、洪崖洞解放碑

洪崖洞,國家4A級旅遊景區,來重慶必打卡的地方之壹,白天的洪崖洞顯得格外冷清,看不出壹絲生活氣息,從11樓到1樓,出門都是街道,為洪崖洞的特色,但夜晚的洪崖洞,五彩的燈光,整個建築呈現出壹片金光璀璨的模樣,非常的壯觀。

景區,***11層,入口在最高層,4層為精華,是巴渝特色文化街,有各式小吃和特色工藝,更能看到如千與千尋中,湯屋那樣的夢幻景致,在洪崖洞約1公裏,重慶最有名的地標之壹,解放碑,是重慶最繁華的地帶,當之無愧的商業中心。

2、歌樂山

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兩個景區相距約2公裏左右,是重慶市區必打卡的景點之壹,磁器口是壹所古鎮,具有山城特色的元素,擁有壹江兩溪三山四街的獨特地貌,街道大多是明清建築風格,街道由石板鋪成,沿街店鋪林立,整條街上,都是小吃,當地特產等。

歌樂山是壹處國家森林公園,這裏有很多的紅色景點,抗戰文化與國民監獄均在此地,如山下的紅巖博物館,山腰中的白公館,以及山頂上的渣滓洞。

3、長江索道

重慶必遊的特色景點,均為4A級旅遊景區,南山壹棵樹是欣賞重慶夜景的最佳之地,主要以觀景臺為主,因壹棵樹而得名,是重慶的黃桷樹,觀景臺位於南山半山腰,旁邊有壹個陀螺形狀的建築物,***有六層,頂樓也是最佳的觀景臺。

距離壹棵樹景區近3公裏左右,也有壹處重慶必體驗的景觀,長江索道,這邊離南售票點較近,體驗長江索道,雖然只有5分鐘的時間,橫跨長江,但是也可以將長江兩岸的風景壹覽無余,非常值得前往打卡體驗。

4、武隆喀斯特旅遊區

武隆喀斯特旅遊區,主要以天生三橋-仙女山-芙蓉洞3大景區為主,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世界自然遺產,天生三橋中的青龍橋,是世界喀斯特天生橋高度之最,不過,三座天然石拱橋,是至今已發現最大的石拱橋群,仙女山是壹處森林公園,有著高山草原美景。

整個景區很大,海拔達2000米,夏天涼爽宜人,有山城夏宮之美譽,芙蓉洞與美國的猛獁洞,法國的克拉姆斯洞,並稱世界三大洞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的洞穴。

5、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分為北山石刻與寶頂山等五處摩崖石刻,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世界文化遺產,八大石窟之壹,寶頂山石雕精美,大多數以唐宋時期石刻,高超的雕刻技藝。

尤其是千手觀音,國內無二精美絕倫,北山石刻雕刻範圍,相對小而相對沒有人氣,寶頂山與北山石刻,相間距離有點遠,約12公裏左右,兩個景區可以分開購票,也可購買聯票,人氣最旺的莫屬於寶頂山石刻。

6、長江三峽風景名勝區

長江三峽風景名勝區(重慶段)包括奉節-白帝城、瞿塘峽、巫峽、神女溪、大寧河小三峽、馬渡河小三峽、大昌古鎮、巫溪廟峽、自然生態培育區、忠縣石寶寨、豐都名山、涪陵白鶴梁等區域,規劃面積1095.67平方公裏。

7、重慶巴渝民俗文化村

重慶巴渝民俗文化村坐落於渝北區兩路鎮,占地面積5公頃。巴渝民俗文化村內主要景點有壹館、四院、壹廟、壹牌坊,還有索橋、廣場、湖泊、農舍、曲廊茶園與民俗風情街等景點及設施。巴渝民俗博物館內藏有中國民間工藝品、服飾和其他生活用品實物1000余件。

“四院”是指四個風格不同、結構各異的民居大院,分別展出古代巴人“人生禮儀”系列中的“誕生禮”、“婚禮”、“壽禮”、“喪禮”、“節俗”等。觀音古廟展示了古代巴人的祈神活動與宗教觀念。村內還可見到壹塊建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的節孝牌坊。

8、巫峽景區

巫峽景區位於長江巫山縣城下遊,巫山距重慶水路481公裏。巫峽長42公裏,峽谷奇峰削壁,群巒疊嶂,挺拔秀麗,由3臺(楚陽臺、授書臺和龍臺)、8景(南陵春曉、夕陽返照、寧河晚波、清溪漁釣、澄潭秋月、秀峰禪剎、女觀貞石和早雲暮雨)、12峰北岸登龍峰、聖泉峰、朝雲峰、神女峰、松巒峰、集仙峰。

南岸飛鳳峰、靜壇峰、翠屏峰、起雲峰、聚鶴峰、上升峰組成大峽谷畫廊。巫峽12峰雄居兩岸,南北各6峰。其中神女峰最俏麗,海拔1112米,神女石柱高約6.4米,乘船人多翹首以盼。

9、白帝城和衢塘峽景區

白帝城位於距奉節縣城永安鎮4公裏的長江瞿塘峽口與草堂河匯合處北岸的半島上,山頂海拔248米,水路距重慶446公裏,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三峽庫區形成後成為孤島。

瞿塘峽緊鄰白帝城,峽長8公裏,連同白帝城,景區面積8平方公裏。白鹽山聳立江南,赤甲山雄踞江北,隔江對峙如門,絕壁如削,氣勢雄偉磅礴,眾稱夔門。

10、張飛廟景區

張飛廟原位於雲陽縣雲陽鎮長江南岸的飛鳳山麓,與縣城隔江相望,為紀念三國名將張飛而立的祠宇,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水路距重慶362公裏。廟宇建於1700年前,經歷宋、元、明、清歷代修葺擴建。

因處於三峽庫區淹沒線下,2003年照原樣搬遷至新縣城雙江鎮長江南岸,建築面積1400多平方米,有正殿、旁殿、結義樓、望雲軒、助風閣、杜鵑亭、得月樓等建築,殿內有張飛塑像,收藏詩畫3萬余件,還有碑刻等文物。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重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