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不能作主,她必得嫁入孫家,除非她事先得了消息,知道孫家不堪,能求動賈母做主,但這不是她的個性,而且親父主張,又是門當戶對,要拒婚太難。
賈府裏,除了鴛鴦拒絕當姨娘,那是用壹輩子不嫁,來做的交換。除非迎春能壹剪子鉸了頭發,到櫳翠庵裏修行去,也只有如此,才能遠離孫家。
如果嫁了過去,在孫家的牢籠裏,這位嬌弱的二小姐,還有另壹種出路嗎?發現自己到了絕境,如果肯拚死壹爭,會不會有另壹種可能。若說是孫紹祖人品不堪,薛蟠也壹樣的聲名狼藉,還有打死人命的前科,可夏家的小姐,就能攆了美妾,轄制了婆婆,壓服了薛霸王。
人和人相處總有個試探,孫紹祖肯定不是第壹天就上來給迎春壹個耳光,肯定是先試探了她的性子,可欺負不可欺負。
他就算看到賈府沒給他帶來好外,輕慢迎春,也是明媒正娶的夫人,不至於壹上來就想著迎春不聽話,就打死了事吧。迎春畢竟是大家千金,還有個皇妃姐姐在宮裏,孫紹祖官場出身,不至於那麽沒頭腦。
他肯定是試探了,結果發現迎春好性子,可以任意欺負,大約只會說好話,只會哭泣,那麽孫紹祖自然不怕了。若是夏金桂也許壹哭二鬧三上吊,也許不要命的撲上來,孫紹祖未必敢如何了。
夏金桂就是擡頭給打,低頭給鬧,不要面子,不怕丟人,不畏生死。反而讓薛蟠怕了,真不敢鬧出事來。
回娘家時,那是迎春最後壹次機會,她和王夫人說了,王夫人只勸她忍耐,不許和賈母說,邢夫人不問。那時候迎春其實是有見賈母的機會,親孫女回家,總是能見祖母的。
她就該學學鴛鴦,不管不顧的求老太太作主,哪怕合離到廟裏做姑子,還能保命。可是她哭了幾聲,就放棄了尋求幫助。
那壹刻,感覺她不如鴛鴦,鴛鴦論身份不過是個丫頭,身份卑微,可是她不畏生死,不低頭不委屈,寧死不讓步,才保全了自己。
迎春低了頭,委委屈屈的回去了,她放棄了,只有聽命於命運的擺布。
這在這壹點上,惜春都是有主意的,她知道寧府的混亂,就和尤氏劃清界線,不想讓賈珍擺布她的婚姻,就出家了。不管如何,惜春作了自己的主,不由著別人的操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