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福建三明市壹輛正在充電的北汽新能源EX360車型,在先冒煙後爆炸的視頻刷爆了朋友圈,還壹度躋身百度熱搜前10名,引發廣泛關註。
據介紹,事發車輛在充電站充電過程中出現冒煙的情況,隨後救援人員噴灑清水降溫,車輛在遇水後不久便發生爆炸,車體損毀嚴重。
甚至連充電站的頂棚也炸穿大洞,可見爆炸威力非同小可。
針對此事,北汽新能源作出了回應:除了關註到這起事件之外,還安排了工作人員趕往事故現場,從獲取的信息來看,事故發生及處理期間未見明火,也未見持續冒煙情況,不符合電池短路過熱引發的現象規律。
而且車廂內外表面較為清潔,並無電池過熱造成的碳化汙跡,不排除車輛上存在易燃易爆品的情況。北汽新能源專項小組目前正配合車主和消防部門調查了解此次事故原因,將會對事故進行進壹步詳細勘察與分析。
據視頻以及現場初步排查情況看,事故車輛為北汽新能源EX360車型,采用三元鋰電池組供電,容量為48.1kWh。
在同壹天,國內還發生了另外壹起新能源汽車有“自燃”趨勢,但在撲救中未見明火只有濃煙。視頻拍攝者為車主本人,事件發生時,車輛正在進行充電。在發現冒煙後立即撥打119,消防人員及時趕到現場,控制住車輛的自燃情況。
消防人員抵達現場,迅速拔下了還在充電的充電槍,並開始向車輛冒出濃煙的底部進行降溫。據了解,涉事車型為領克01?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並非常見自燃的純電動汽車,其搭載容量為9.4kWh的三元鋰電池。
事後,廠家回應正在配合車主積極調查本次事故原因,截止目前仍未有確切消息。
短短壹天就發生了2起新能源汽車充電事故,然而近20天內還發生了另外3起新能源汽車自燃起火事件通報。
8月6日,廣東省肇慶市二廣高速往四會、連州方向,壹輛理想ONE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在行駛過程中起火。據調查報告稱,該輛起火理想ONE是在行駛中受到前方飛來的異物擊中車輛底部,導致燃油管路壓力異常下降。收到提示後,駕駛員靠邊停車,隨後車輛發生起火。
隨後理想汽車發布了事件的初步判斷,事故原因為:疑似鐵片狀物體被高速行駛的車輛卷起,擊穿高壓油管,噴濺而出的汽油被排氣管的高溫所引燃,從而導致起火。希望廠家後續能夠對底盤尤其是油管等重要位置增加護板保護,加強防護措施。
8月11日,在廣州市海珠區琶洲科技大廈附近,壹輛白色的小鵬G3先冒煙隨後起火。據現場人士透露,在起火期間,該輛小鵬G3還發出過兩次爆炸聲,不過火勢很快被隨後趕到的消防人員撲滅,沒有造成更多損失。
小鵬汽車官方回應稱:涉事車輛外觀完好,但電池箱底部有明顯且較為嚴重的磕碰傷痕,從而導致電池嚴重受損,初步判斷是該次事故的原因。公司會對該事故進行進壹步詳細的勘察與分析。簡單來說,大概就是電池包受到擠壓,從而短路發熱並自燃。
此外,近期在網絡上還廣泛流傳壹部特斯拉Model?3起火的視頻。據車主交代,該車正常行駛,沒有發生碰撞情況,然後在車輛前部和底部逐漸冒出白色煙霧,有著火趨勢。報警後,車內人員撤離到安全地帶,消防人員及時到場並噴水降溫,事件未造成人員傷亡。
據了解,特斯拉Model?3之所以沒有沿用Model?S以及Model?X所采用的18650電芯,是因為現在所用的21700電芯更加穩定,基本能杜絕自燃起火問題。但是這起事件也的確敲響了警鐘,還沒到完全放心的時候。
大師結語:
盡管新能源汽車補貼對銷量影響較大,但是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也是在穩步上升,所以新能源汽車的自燃概率也會隨之增大。作為車企方,目前最迫在眉睫的並不是壹味在續航能力方面突破上限,還要提升電池穩定性和安全性。
電池管理系統需要對電池溫度實時監控,發現異常立即上報,並且提升預警能力,第壹時間通知到車主或者駕駛員盡快靠邊並遠離車輛。
作為市場方,相關監管部門應加強車企以及第三方檢測機構的監督,深挖車輛發生自燃的根本原因,鞭策廠家提升電動汽車安全性,從源頭降低自燃概率,打消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自燃的顧慮。
同時,車主也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假如車輛底盤發生過碰撞,需要盡快觀察底盤,確認電池護板情況。定期到4S店將車輛舉升,由專業人員檢查底盤情況。
在充電過程中,也要註意車輛情況,通過充電APP或者車輛自帶的APP,查詢充電狀態以及電池狀態等,發現異常迅速停止充電,並上報。假如已冒煙或出現明火,切勿靠近車輛,應迅速撥打119報消防處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