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的,USB接口是向下兼容的,也就是說,USB3.0的設備可以在低版本接口的電腦上使用,而低版本的設備也可以在USB3.0接口上使用。USB3.0的插頭又原來版本的4根線增加到9根線,但原來那4根的位置是沒有變化的,其目的就是為了向下兼容。
USB 2.0:USB2.0規範是由USB1.1規範演變而來的。它的傳輸速率達到了480Mbps,折算為MB為60MB/s,足以滿足大多數外設的速率要求。USB 2.0中的“增強主機控制器接口”(EHCI)定義了壹個與USB 1.1相兼容的架構。它可以用USB 2.0的驅動程序驅動USB 1.1設備。也就是說,所有支持USB 1.1的設備都可以直接在USB 2.0的接口上使用而不必擔心兼容性問題,而且像USB 線、插頭等等附件也都可以直接使用。
使用USB為打印機應用帶來的變化則是速度的大幅度提升,USB接口提供了12Mbps的連接速度,相比並口速度提高達到10倍以上,在這個速度之下打印文件傳輸時間大大縮減。USB 2.0標準進壹步將接口速度提高到480Mbps,是普通USB速度的20倍,更大幅度降低了打印文件的傳輸時間。
USB 3.0:由Intel、微軟、惠普、德州儀器、NEC、ST-NXP等業界巨頭組成的USB 3.0Promoter Group宣布,該組織負責制定的新壹代USB 3.0標準已經正式完成並公開發布。USB 3.0的理論速度為5.0Gb/s,其實只能達到理論值的5成,那也是接近於USB 2.0的10倍了。USB3.0的物理層采用8b/10b編碼方式,這樣算下來的理論速度也就4Gb/s,實際速度還要扣除協議開銷,在4Gb/s基礎上要再少點。可廣泛用於PC外圍設備和消費電子產品。
USB 3.0在實際設備應用中將被稱為“USB SuperSpeed”,順應此前的USB 1.1 FullSpeed和USB 2.0 HighSpeed。預計支持新規範的商用控制器將在2009年下半年面世,消費級產品已經上市。
擴展資料
USB是壹個外部總線標準,用於規範電腦與外部設備的連接和通訊。USB接口即插即用和熱插拔功能。USB接口可連接127種外設,如鼠標和鍵盤等。USB是在1994年底由英特爾等多家公司聯合在1996年推出後,已成功替代串口和並口,已成為當今電腦與大量智能設備的必配接口。USB版本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到如今已經發展為3.0版本。
對於大多數工程師來說,開發USB2.0 接口產品主要障礙在於:要面對復雜的USB2.0協議、自己編寫USB設備的驅動程序、熟悉單片機的編程。這不僅要求有相當的VC編程經驗、還能夠編寫USB接口的硬件(固件)程序。所以大多數人放棄了自己開發USB產品。
為了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西安達泰電子特別設計了USB2.0協議轉換模塊。USB20D模塊可以被看作是壹個USB2.0協議的轉換器,將電腦的USB2.0接口轉換為壹個透明的並行總線,就象單片機總線壹樣。從而幾天之內就可以完成USB2.0產品的設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