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膽》是郭沫若根據發生在通濟橋上的壹段史實編寫的。
近半個世紀以來,此故事被許多劇種數次搬上舞臺。其中席明真移植的川劇本很是轟動。原四川省川劇院壹團在1955年首演時,名角薈萃,連演二百余場。郭沫若於1960年春節,看完戲後賦七律記其盛:“壹夕氍毹人滿座,全場巾幗淚盈腮。”
當時的演員陣容是:吳曉雷飾梁王,袁玉昆飾段功,陽友鶴飾王妃,周裕祥飾丞相,許倩雲、陳書舫分飾阿蓋公主。
劇情內容:元朝末年,梁王在紅巾起義軍攻入昆明,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逃至楚雄,向大理總管段功求援。段功助其擊退義軍。梁王為了報恩,奏封段功為雲南平章政事,並將20歲的公主阿蓋許給40歲的段功為妻。由於段氏政權和梁王早就想互相“吃掉”對方,所以段功左右都力勸段功不要到昆明。但段功不聽,再到梁王府。梁王密召阿蓋,命她用孔雀膽毒殺段功。阿蓋將實情告知段功,表示願與他西歸大理,但段功自恃功高德厚,沒有相信。於是梁王另設圈套,邀段功到長樂寺做佛事,路過通濟橋(坐落於盤龍江支流水河上),趁馬驚時將其殺害,不久阿蓋也香銷玉殞。
後來有說阿蓋被父親嚴加看管,憂憤而終,也有傳說她是在通濟上橋跳水自盡的,郭沫若劇中的“安排”是讓她吞下孔雀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