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人們常說人多情了他的感情就不會很深,現在真的悔恨曾經的多情。
出自《攤破浣溪沙·風絮飄殘已化萍》,是清代學者納蘭性德的詞。這首詞以景起筆,因景誘情。
原文如下:
風絮飄殘已化萍,泥蓮剛倩藕絲縈。珍重別拈香壹瓣,記前生。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悔多情。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
譯文如下:
風中的柳絮殘飛到水面化作浮萍,河泥中的蓮花雖然剛勁果斷,但是它的莖卻依然會絲絲縈繞不斷。別離時拈壹花瓣贈與對方,記念以前的事情。
人們常說人多情了他的感情就不會很深,現在真的悔恨曾經的多情,回到傷心離別的舊地。淚水禁不住悄悄流下來。
詞句註釋如下:
⑴攤破浣溪沙:詞牌名,壹名“山花子”。實為“浣溪沙”之別體,不過上下片各增三字,移其韻於結句而已。雙調,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韻,下片四句兩平韻。
⑵泥蓮:指荷塘中的蓮花。
⑶倩:請、懇請。此處謂蓮花被藕絲纏繞。
⑷縈(yíng):回旋纏繞。
擴展資料:
康熙年間,詞人的妻子盧氏因難產而死,詞人為了悼亡亡妻,同時為了抒發自己內心的傷感之情,故寫下了這首詞。
這首詞的上片前兩句是荷塘敗落的實寫。首句絮化為萍表達妻子亡故,以“飄殘”而感知了季節之悲,同時也是人生之秋的寫照。“泥蓮”句謂藕已斷而尚絲連,雖然壹生壹死,人天永隔,而偏偏情未斷,自己對亡妻仍思念不斷,這既是實景,又是不絕的情思。
“珍重”二句追憶當初,因景誘情。詞人囑咐妻子千萬要另燒壹炷結願香,不要忘記前生的情分,以便來生重尋舊好再締良緣。情重更見心苦。
下片承上抒情,前兩句化用杜牧詩句《贈別》“多情卻似總無情”句意,“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悔多情”,作者後悔妻子在世的時候,沒有對她深情相待,自覺對她薄情。
因作者與妻盧氏結婚時,他心中還惦念著姓謝的表妹。自己因為對表妹謝氏的多情,而對盧氏薄情。如今想來人在的時候沒有好好珍惜,而今人不在了,只有偷偷流淚的份了。
“悔”字為反語,不悔之意。這是對於“情”的壹種特殊感受,是更深沈得情的告白。後兩句是真情的率性表露,“斷腸”和“淚”恰是因多情而傷痛徹骨,淒苦惆悵。
百度百科——攤破浣溪沙·風絮飄殘已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