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中醫飲食養生原則

中醫飲食養生原則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自我國商代、西周以來,歷代中醫對食養多有所繼承和發展。那麽,妳知道中醫飲食養生需要遵循什麽原則嗎?接下來就跟著我壹起去看看中醫飲食養生原則吧。

中醫飲食養生的四大原則

 壹、固後天之本,及早食養

 祖國醫學壹直認為,脾胃為人體的後天之本,故倡導養生特別是食養須從青、中年(中年食品)開始,經過飲食調理以保養脾胃實為養生延年之大法。如甘味淡薄也足以滋養五臟,故勸人盡量少吃生冷、燥熱、厚膩飲食,庶不致損傷脾胃。如能長期做到顧護中氣(即脾胃生發的功能)而恰當地食養,則多可祛病長壽。

 二、食養關鍵在於飲食有節

 節制飲食的要點關鍵在於?簡、少、儉、謹、忌?五字。飲食品種宜恰當合理,進食量不宜過飽,每餐所進肉食不宜品類繁多,要十分註意良好的飲食習慣和講究衛生,宜做到先饑而食,食不過飽,未飽先止;先渴而飲,飲不過多,並慎戒夜飲等。此外,過多偏食、雜食也不相宜。

 三、先食療,後藥餌

 食療在卻病治疾方面有利於長期使用。尤其對老年人,因多有五臟衰弱,氣血耗損,加之脾胃運化功能減遲,故先以飲食調治易取得用藥物所難獲及的功效。因大多數老年(老年食品)人患有程度不壹的慢性病或身體虛弱,壹則難堅持長期服藥,二則易發生不良反應,故先食療而後必要時用藥多較妥當。

 四、應遵從早食常宜早,晚食不宜遲、夜食反多損的原則

 食宜細嚼緩咽,忌狼吞虎咽;宜善於選食和節制飲食,對油(油食品)膩、葷腥、香燥炙炒、濃醇厚味飲食更宜少進;淡食最宜人,宜清淡飲食為好;食宜暖,但暖亦不可太燙口,以熱不灼唇,冷不冰齒為宜;堅硬或筋韌、半熟之肉品多難消化(消化食品),食宜熟軟,老人更宜。

 以上四點中醫食養的特色和原則,因合乎食養保健(保健食品)延齡之道,故讀者宜深入領會,認真實踐,必有所獲。

中醫養生禁忌

 1、忌早起科頭

 ?科頭?即不戴帽子。早晨是陽氣初生的時間,這時的陽氣像樹苗,雖然生長勢頭很旺,卻十分柔弱,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陽氣的特性是向上走,所以從人體來講,頭部是陽氣匯聚的地方,如果早上出門不註意頭部保暖,很容易讓寒邪入腦,造成疾病。

 2、忌陰室貪涼

 人的身體要保持健康,必須陽氣旺盛,而陽氣很怕受到陰邪的侵犯。如果壹個房間不能受到陽光的照射,就會陰氣較重,氣溫較低,寒邪容易侵襲體表,甚至由表入裏造成壹系列疾病。當然,現代人居住樓房,很難保證每間房屋都有陽光,這時就需要借助暖氣或空調,保持房間溫度。

 3、忌濕地久坐

 有些人對潮濕致病不太理解,認為身體有皮膚保護,皮膚又不透水,外界的濕氣怎麽能影響到體內而造成疾病呢?真正的濕氣當然不能直接進入體內,但機體之氣和外界之氣是相互感應的,外界之濕是壹種滯緩之氣,感應到體內則使機體的氣機也運行緩慢,從而在體內生成濕邪。因此要避免在潮濕的環境中停留過久。

 4、忌冷著汗衣

 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壹出汗衣服會馬上變得濕冷,此時皮膚的毛孔是張開的,對外邪的抵抗能力下降,寒濕很有可能乘虛而入。因此,出大汗以後要及時把汗擦幹,並更換幹燥衣物。

 5、忌熱著曬衣

 徐文弻認為久曬之衣有熱毒,不宜立刻上身。這可能有些誇張了,衣服曬得幹爽以後,即使還有壹定熱度,也不至於對身體健康造成什麽危害。當然如果是患有熱病還沒有痊愈的人,可能就要適當註意,不要穿剛曬過或烤過的衣服。

 6、忌汗出扇風

 這個也要靈活看待,如果是三伏天,身體時刻都有汗,拿扇子扇風取涼是很正常的。這裏說的忌汗出扇風是指氣溫不太高,因運動而出汗時,不要貪涼而扇風,或立刻喝冷飲。扇風雖然很愜意,但風為諸邪之首,帶著寒邪或濕邪不知不覺地就襲入體內了。

 7、忌燈燭照睡

 有些人喜歡開著燈睡覺,這也不好。因為光明的性質是屬陽的,人的睡眠需要陽氣入陰,有燈光照射就使得陽氣難以下潛入陰,容易造成神魂不安,影響睡眠質量。

 8、忌夏月涼水抹席,冬月熱火烘衣

 這兩個習慣可能並沒有那麽大的危害,現在也很少有人烘烤衣服了,但是本條仍然有現實意義,也就是不能圖壹時的痛快而違反季節規律。夏天不要貪涼,把空調溫度調得過低,容易導致出汗不足,氣機不能充分打開;冬天也不能貪熱,把暖氣開得過熱,容易導致出汗太多,精氣外泄。

 9、忌久觀場演劇

 這壹條是勸我們註意養神。現在電視網絡娛樂節目非常多,不能過分沈迷於此,因為在觀看節目的時候,我們的精神會不知不覺地隨之而動,不再註意體內的感受。中醫認為,心是?君主之官?,如果君主整天追逐聲色犬馬,就不能很好地體察民情,身體有了不平衡也不能隨時感知,所以娛樂要適度,避免久視久聽而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