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富二代”這個詞,妳會想到寫些什麽?有錢,任性,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含著金鑰匙長大的孩子,他們的生活壹般普通人家的孩子是想象不到的,他們有著家長們的依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用考慮後果,之前的壹位“我爸是李剛”富二代李啟銘,正向我們詮釋著“富二代”的壹種類型,他也因為這壹句話突然“火”了,當然這是存在貶義的。具體是怎麽回事?
壹場車禍,壹條生命
提到“富二代”,很多人都有這樣那樣的刻板印象,這裏也不是說所有的“富二代”都是不好的,也有因為自己的身份變得越來越好的,但也有少數仗著自己的家庭情況目無法紀的人,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李啟銘。
他1988年出生,畢業於河北傳媒學院。本來生活的很愜意,可以有壹個很美好的未來,壹切改變全部來源於2010年的壹個晚上,壹場交通事故改變他的壹生。
事情是這樣的,李啟銘喝醉酒仍在河北大學新校區生活區內駕車行駛,在校園內意外將陳曉鳳和張晶晶兩名女孩子撞飛,造成兩女子壹位死亡,壹位成重傷,周圍的人都聞聲趕來,看到眼前慘烈的壹幕,大家開始撥打報警電話和救護車電話,學校保安等人也紛紛趕來,攔下肇事者李啟銘,李啟銘好像是醉得不輕,沒有意識到自己犯下了多麽嚴重的事情。
看到這麽多人都圍堵過來,心情很不爽,直接拋出壹句:“看什麽看,有本事妳們去告我,我爸是李剛。”就這樣,壹句豪言壯語就說出來了,說出去的話猶如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我爸是李剛”這壹句話很快在網絡上流行起來,各大網友也用“我爸是李剛”來諷刺向李啟銘這樣的“富二代”。
李啟銘的爸爸也被網友人肉搜索出來了,他爸是當地的公安局副局長,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他做夢也想象不到自己栽在自己兒子的口中,李剛也由此被網友稱為“四大名爹”之壹。經河北省人民檢察院的審判,李啟銘醉酒駕駛,造成壹人死亡壹人重傷,本身有很多大的責任,已構成交通肇事罪,判定李啟銘有期徒刑六年,賠償死者四十六萬,傷者九萬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誰,只要違反了相關法律,就要依法承受相應的懲罰。李啟銘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只是也可憐了他的父親李剛,陷入深深的自責中,認為自己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兒子,才使他犯下如此大錯,他自事情發生不久後也向自己的工作單位提出辭職,或許這對他的打擊也很大。
後來李啟銘在接受采訪的時候有為自己聲明,說網友曲解了他的意思,他說“我爸是李剛”這句話並不是想要逃避責任,而是想告訴大家妳們知道我爸是誰,我是不會亂跑的。有網友覺得他的本質並不是很壞,只是自己使用的方法和做事的行為不對,但這種說法能不能立住腳,想必很多人心中自有評定。
為我們敲響警鐘
這件事情的發生不僅僅是受害人的損失,更是給我們廣大人們敲了壹個警鐘。首先,醉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這是每壹個有車族或是沒車族都應該知道並且嚴格遵守的事情,不能存在壹絲的僥幸心理,因為妳永遠不知道下壹場意外會什麽時候到達。
像李啟銘,他喝醉酒開車,造成了壹個人的死亡,這是他壹輩子都沒有辦法忘懷的事情,即使六年的監獄之苦也沒辦法彌補壹個人的生命。所以,不要存在任何僥幸的心理,壹定要遵紀守法,珍愛生命,遠離酒駕。
其次,要有積極健康的心態。不管自己的父親母親是誰,都要時時刻刻端正自己的位置,否則,看似自己仗著家人的權利,實則把自己的家人推向火坑。李啟銘的父親李剛是公安局的副局長,本身因為自己的職業也很自豪,發生了這件事情在之後,李剛去了哪裏?現在是什麽職務呢?都知道言語也會把人淹死,網絡鍵盤俠讓這件事迅速發酵。
這場網絡暴力不僅改變了李啟銘的人生,也就此改變了李剛的人生,不管在此之前李剛有沒有濫用職權,在這場風波過後,他就被扣上了這麽壹頂帽子,他從公安局副局長的位子辭職。
辭職之後,也許是經受不起打擊,也無法原諒兒子的這種無理的行為,他選擇離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或許他想要遠離人群,在壹個沒有人指責的地方度過自己的後半生。
最後是原生家庭的教育影響的重要性。我們總是會忽略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李啟銘的父母沒有教會他謙虛做人,沒有教會他承擔責任,沒有教會他要懷著壹顆同情與慈悲的心。
這些或許在平時的家庭相處中都是可以耳濡目染的傳遞著,教會孩子什麽是對,什麽是錯,是壹個父母最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壹味的溺愛,壹味的給予,這種只會培養出驕傲放縱,目中無人的“富二代”。
溺愛是壹種慢性毒藥,慢慢侵蝕孩子的內心,會忽視孩子的思想和行為等方面的發展,造成孩子只追求物質方面的滿足,而不關心這些物質從何而來。所以,在對待孩子的教育上壹定要註意方式方法。
願天堂沒有意外
發生這種事情是我們每個人都不想看到的,壹場交通事故改變了三個人的人生軌跡,去世的女孩子還是花壹樣的年紀,本該有美好的人生,本該好好享受她當下的生活,努力奮鬥,成為家人的驕傲,卻因為壹場意外,永遠的離開了人世,希望遠在天堂的她身邊沒有意外,只有美好。
李剛本也快到了退休的年紀,再幹幾年就可以光榮退休,過上安穩的退休生活,卻不想這壹切在壹夜瞬間瓦解,他的“失蹤”不光是對兒子的愧疚,更多的是遭受網絡鍵盤俠的攻擊而退縮。所以我們可以發表自己的建議看法,但不要進行人身攻擊,看似微不足道的話也會傷人。
李啟銘,這場交通事故的主人公,雖然已經接受了法律的懲罰,但內心的懲罰會伴隨他的壹生。雖然這場車禍改變了這三個人的命運,更提醒著我們遵紀守法,珍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