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edg是什麽意思?什麽是EDG?(電子競技介紹篇)

edg是什麽意思?什麽是EDG?(電子競技介紹篇)

送給疑惑的兄弟們。

前壹陣子很多人都被全網刷屏的“EDG奪冠”給驚到了。

壹邊是熱愛電子競技的年輕人,高喊著“EDG牛逼”。

壹邊是很多對電子競技不感興趣的人,都不知道“EDG”是啥,可謂是壹臉懵逼。

而且因為EDG奪冠的時候,已經是大半夜了,壹場屬於熱愛電競的年輕人狂歡,在各種調侃實現立FLAG的氛圍裏,也出現壹些關於是否擾民、是否過度、過激的爭議討論。

另外,最近隨著臉書改名為“Meta”,這是“元”的意思,臉書也因此宣布要全力進軍“元宇宙”,導致前段時間已經很熱火的“元宇宙”概念,更是火得壹塌糊塗,連路邊大爺大媽也都會跟妳扯兩句“元宇宙”。

而“EDG奪冠”這件事情在火出圈後,其所代表的“電子競技”,實際上也屬於“元宇宙”的壹環。

所以,今天我這篇文章,也會以“EDG奪冠”這件事情作為切入點,再來跟大家分析壹下“元宇宙”這個乍看上去高大上的概念,其實也只是資本為了炒作,在“舊酒裝新瓶”而已。

什麽是EDG奪冠

因為我的讀者應該很多是不怎麽關註電子競技,所以我這裏也稍微介紹壹下本次“EDG奪冠”的來龍去脈,省得大家看得壹臉懵逼。

EDG,全稱EDwardGaming是壹家中國電子競技俱樂部,於2013年9月13日成立。

EDG俱樂部有參與包括“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等熱門遊戲的聯賽。

電子競技,就是以壹些這種熱門對戰類遊戲作為核心,舉辦壹些遊戲聯賽,而俱樂部通過參加這樣的聯賽,來獲取壹些獎金,提高知名度,從而才能拉贊助。

本質上,電子競技跟其他體育經濟項目的商業運作模式類似,只不過電子競技的比賽項目,是壹個個遊戲。

本次“EDG奪冠”是《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

《英雄聯盟》作為全球範圍內最熱門的遊戲之壹,其舉辦的全球聯賽,壹直是電子競技圈的主要聯賽之壹,影響力是比較大的。

然後,再來說說這次EDG奪冠為何會讓國內這些熱愛電競的人們,這麽的興奮。

因為英雄聯盟這個全球總決賽,有個特點就是常年被韓國隊占據比較大的優勢。

從S3到S11賽季,韓國壹***拿了6個冠軍,優勢明顯。

不過我們在2018年和2019年也連續拿到過2次冠軍,對韓國形成巨大的挑戰。

但今年人們普遍對我們奪冠是不抱什麽希望。

因為,進入到這次全球總決賽的四強裏,我們只有EDG這壹支隊伍。

而EDG經常被電競圈觀眾調侃為“內戰幻神,外戰不行”。

這個意思是,EDG經常把我們其他有奪冠希望的戰隊淘汰,但壹旦碰到國外的隊伍,就總是因為各種原因歇菜,而被淘汰。

本次全球總決賽最後闖入四強的隊伍,有3支是韓國隊,並且這3支韓國隊拿過6次冠軍,實力強勁。

面對這樣壹個局面,本來在這次總決賽之前,人們普遍是對EDG可以奪冠,完全不抱希望。

這也是為什麽,本次“EDG奪冠”會冒出壹大堆FLAG的緣故。

我也說明壹下,立FLAG是什麽意思。

立FLAG,也稱為“插旗”,通俗理解就是“反向烏鴉嘴”,屬於流行很久的網絡用語。

比如壹個人說“今天不會下雨”,結果剛說完就馬上下雨。

也就是被打臉。

最早立FLAG是用來諷刺壹些人這種“說啥就被打臉”的毒奶行為。

但在多年流行之後,立FLAG也出現很多變化。

比如很多人覺得自己運氣很差,就故意立壹些“反向FLAG”,頗有點“負負得正”的意思。

以這次EDG奪冠為例,有些人是無比期望EDG奪冠。

但為了怕“敗人品”,比如說,妳要是在賽前說EDG肯定會奪冠,會讓人覺得在敗人品,是在立FLAG,最終會導致EDG不會奪冠。

於是不少人,就反過來說“如果EDG奪冠,我就怎麽怎麽樣”。

這在網絡文化裏,屬於“攢人品”的意思,就是“攢點運氣”。

比如,有人說“如果EDG奪冠,我就剃光頭”。

可能說這句話的人,他內心是希望EDG奪冠的,但為了攢人品,故意這樣“反向立FLAG”。

圖片

像這類FLAG,很多都是希望EDG奪冠的人說的。

所以,在EDG這次真的奪冠後,不少人是以這種“還願”的心態,去兌現自己所立的FLAG。

比如有人說“如果EDG奪冠,就把頭剃光”,就真的在EDG奪冠後把頭剃光。

不過,在這樣的過程裏,也引發壹些比較有爭議的事情。

壹些人因為立的FLAG比較極端,比如“EDG奪冠,就裸奔”這樣的FLAG。

這也讓半夜壹些這種“裸奔”的視頻,在全網熱傳。

而這樣的“裸奔”行為,實際上是違法的。

所以“EDG奪冠”這件事情在火出圈之後,也引發壹些爭議。

其實我個人壹直不太喜歡為了攢人品這種“反向立FLAG”行為,這個壹方面是過於迷信,另外壹方面是容易混淆輿論。

比如,很多時候,妳都搞不清楚網絡上誰是真愛粉、誰是在真黑。

像這次EDG奪冠,雖然有不少人是在“反向立FLAG”,但也很多人的確就是不看好EDG,才立FLAG。

所以,我覺得關於立FLAG,平常適度娛樂壹下是沒啥問題,但還是不要太認真,更沒必要這樣比較極端的“身體力行”。

此外,很多人不能理解為啥“EDG奪冠”後,這些年輕人會如此瘋狂,感覺都有些魔怔了。

不過這實際上,互相之間在並不了解的情況下,自然無法引發***情的結果。

我是壹直比較理性的風格,自然也是倡導理性慶祝,“EDG奪冠”對於熱愛電子競技的人,確實是值得狂歡的壹大喜事,但也要理性慶祝,不要有擾民、過激,甚至違法的行為。

電子競技常年壹直處於比較大的爭議之中,所以熱愛電子競技的人,也更應該懂得維護壹個良好的電子競技氛圍,過激的行為,反而更容易給電子競技招黑。

此外,我是壹直倡導要能多多互相理解和包容。

所以,我也不太贊同,很多人在不了解這件事情來龍去脈的情況下,就直接壹棍子把這些參與狂歡的年輕人打死,說他們魔怔了,甚至我還看到網絡有不少評論因此就斷言這些年輕人沒救了。

這顯然,這種評論也是另外壹種過激行為,都是不可取的。

其實關於“EDG奪冠”這件事情,我說壹個比較通俗的比喻,這對於熱愛電競的人來說,就相當於足球領域,中國隊闖進世界杯,並奪冠。

這裏我並不是E說DG奪冠,能跟中國足球在世界杯奪冠相提並論,電子競技作為壹個新興發展的競技體育,跟足球這樣全世界影響力最大的運動,自然還無法相提並論。

所以我是加了個“對於熱愛電競的人來說”的前提。

從我上面介紹看,英雄聯盟這個聯賽,因為長期被韓國人占優勢,喜歡觀看英雄聯盟的觀眾,屬於常年對韓國隊憋著壹口氣。

而且今年因為本來大多數人都認為沒有希望奪冠,而這壹次,EDG能夠壹路逆襲,在所有人不看好的情況下,最後奪冠,也讓觀眾壹下子把憋了很久的氣,給釋放出來。

所以會引發這樣狂歡結果,其實也可以理解。

要是中國足球隊未來“有生之年”某壹天,假如能在世界杯奪冠的話,恐怕,我們很多中老年人的表現也會很瘋狂。

說白了,就是大家有沒有對這件事情傾註情感。

而且這次畢竟是在為國爭光,很多人雖然平時沒有怎麽關註電子競技,但在看到EDG最後壹路逆襲奪冠,也很容易引發***情,且很多人對韓國的觀感不佳,更容易這樣“同仇敵愾”。

說白了,這次也屬於“現象級”產物,並不是太有可復制性,很多人在這次事情火出圈後,其實是有點“過度解讀”的。

其實,作為圍觀的吃瓜群眾來說,最喜聞樂見的就是這樣壹路逆襲,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戲碼。

因為奇跡在現實中並不經常上演,所以人們更容易被“奇跡”振奮。

這也才讓本次EDG逆襲奪冠,能這麽火。

首先是各大社交媒體的熱搜榜,

除了線上這種全網刷屏,線下更是隨著EDG在淩晨奪冠,而讓本來應該已經寂靜的深夜,突然壹下子喧囂起來。

特別是在很多高校的校園裏,因為年輕人越發濃厚的電子競技氛圍,所以在EDG奪冠後,很多高校校園都是響起了此起彼伏的“EDG牛逼”的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而很多有直播本場“英雄聯盟”總決賽直播的商城,更是出現這樣人山人海的盛大景象。

所以,雖然很多人並不理解年輕人這種“為之瘋狂”的行為。

不過我認為,在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還是可以理解的,但需適度。

每壹代人都有自己的青春回憶,並且每個人的青春回憶也不壹樣。

英雄聯盟的聯賽,僅僅只是電子競技的壹部分,比如刀塔2的職業聯賽觀眾,就經常瞧不起英雄聯盟的聯賽。

在電子競技,也有所謂的鄙視鏈。

還有,並不是所有年輕人都那麽熱愛遊戲,願意“為之瘋狂”。

所以,我是比較反對那種動輒壹棍子打死的極端言論,也反對以偏概全的行為。

總的來說,本次EDG奪冠,我認為是屬於“現象級”產物,背後雖然也反映著我們國內電子競技的蓬勃發展,但並不意味著電子競技壹下子就走入到千家萬戶,成為全民普及的運動。

這並不需要過度解讀,也不需要直接上升到壹整代人的角度,就直接把所有年輕人都劃入“為遊戲瘋狂”的行列中。

我們大多數人玩遊戲,還只是娛樂而已。

這次EDG奪冠,能火出圈,更多是疊加了人們的這種愛國情懷。

任何競技體育,只要是國際大賽,但凡有代表中國隊出場的,我們都是會自然而然的為其加油鼓勁。

這本來就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只不過因為這件事情發生在電子競技這個壹向比較有爭議的項目,才會引發這麽大的討論度。

遊戲的未來

最近杭州亞運會也公布了2022年亞運會的電子競技大項目下的細分小項,其中包括英雄聯盟、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爐石傳說、刀塔2等8個熱門遊戲。

圖片

電子競技伴隨著遊戲沈迷,壹直是有比較大的爭議。

包括前壹段時間,我們出手對未成年人沈迷遊戲的現象進行整頓。

而因為從事電子競技的選手,很多都是未成年人,這也讓很多人調侃,從事電子競技的選手,每天訓練沒壹會就要被限制了。

不過,我估計真正從事電子競技的選手,應該是屬於“持證上崗”的範圍。

我個人是壹直支持對未成年人沈迷遊戲的現象進行整頓。

這個我在以前寫這件事情的時候,有專門分析過。

大多數網絡遊戲可以說都是帶有成癮機制,未成年人根本沒有抵抗能力。

同時,我是不贊同擴大化,直接把遊戲產業壹棍子打死。

適度玩壹些比較有趣的遊戲,其實是有益於未成年人智力開發。

不過,任何事情都是過猶不及,未成年人沈迷遊戲是肯定會對未成年人的成長造成很大的不利影響,所以是需要整頓的。

但是,人的娛樂天性是深入骨髓的,特別在當前現代社會,不可能有人完全不需要娛樂,而遊戲也只是娛樂中的壹種。

即使把遊戲壹刀切,人們只會尋求其他更能“陶醉”的娛樂方式。

所以,對於遊戲產業的整頓,也是“堵不如疏”。

包括電子競技也是如此。

從競技的角度來說,遊戲產業發展到競技層面,能從事電子競技的人是極其稀少。

因為電子競技的選手,同樣也是非常需要天賦的。

這壹點對電子競技不了解的人恐怕並不清楚,電子競技選手對天賦的要求是非常之高,雖然後天的努力很重要,但假如天賦不行,妳再努力訓練,所能達到的上限也是比較低。

很多遊戲玩得好的人,都是比較有天賦的,需要比較考驗這種反應力、微操能力、戰略思維能力,有這種天賦的人,玩任何遊戲,壹上手就玩得很快,這都是學不來的。

此外,電子競技對選手的年齡要求很高,基本超過18歲,在電子競技圈就屬於大齡選手了。

所以,能夠真正成為電子競技選手的人,也是鳳毛麟角。

最近也看到壹些報道,因為無人機的廣泛使用,美軍現在招人,都開始招壹些善於玩遊戲的人才。

讓這些遊戲玩得好的人,在經過專門訓練後,可以通過操控無人機,殺人於無形之間,千裏之外進行殺敵。

從某種角度來說,電子競技也是在選拔壹些這種有特殊天賦的人才。

凡事有利有弊,最重要的還是我們如何因勢利導,把事情引導到對我們比較有利的結果。

遊戲有好壞之分,不同遊戲品質也完全不壹樣,其所能產生的效果,也完全取悅於玩家怎麽去玩遊戲。

包括最近最熱門的“元宇宙”概念,其實也根本沒大家想的那麽高大上。

我們普通人所理解的“元宇宙”,可能是黑客帝國那種腦機接入,可以完全近乎真實的虛擬世界。

但這屬於人類現今科學還遠沒辦法達到水平。

所以,現在資本炒作的元宇宙概念,其實只是把遊戲產業、電子競技、AR/VR、虛擬社交、線上線下互動,等本來已經在發展的諸多產業和概念,通過元宇宙這個看起來高大上的概念包裝壹下,就給人感覺我們壹下子要掌控全宇宙了,這就有點離譜了。

其實說白了,只是資本為了炒作,舊酒裝新瓶罷了。

而真正推動遊戲產業發展的,還是那些腳踏實地真正在努力做好遊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