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壹些老人不同,長沙的易久藩退休後的日子,很多時候都是在 旅遊 中度過的。從 60 歲開始,他就開始將自己的足跡慢慢走遍神州,走出國門。27 年時間,他已經去過了五大洲的 27 個國家。易久藩說,自己壹直就有壹個夢想:看看祖國和世界的著名景點。
不僅如此,易久藩還會在每壹次 旅遊 結束後,花時間寫遊記。他說,每次寫遊記的過程,就相當於再次 旅遊 了壹遍,不僅能重溫美好的記憶,還能通過文字將壹段旅程記錄下來,成為永恒的紀念。
退休後用27年走遍27國
走進易久藩的家,三面貼滿了照片的照片墻映入眼簾。這些照片,是他在世界留下足跡的印證,墻上的照片分了好幾個部分,上方寫有"大美非洲""精彩大洋洲""錦繡歐洲""最美亞洲""西北五省""西南四省"等字樣。
1935 年出生的易久藩,即將邁入人生的第 87 個年頭。53 歲時,易久藩從公社企業退休,自謀職業再就業,與妻子壹起在大托開店經營,從事租售書刊與錄像帶、石材雕刻等工作內容。易久藩說,他在還沒退休時,就壹直有壹個夢想:去祖國和世界各地的著名景點看看,接觸壹些新鮮事、新鮮人。
由於退休前忙於工作,導致易久藩壹直沒有時間實現自己的夢想。1994 年,即將滿 60 歲的易久藩跨出了 旅遊 的第壹步。這壹年,他和妻子、姐姐還有壹位朋友去了北京,賞了故宮,爬了長城,看了天安門,從此,易久藩開始將自己的腳步走遍祖國,再逐漸走向世界。
旅遊 帶給自己特殊的難忘記憶
雖然快 90 歲,但易久藩依然精神矍鑠、口齒清晰。說起自己的 旅遊 經歷,他侃侃而談:去過全球最大的國家俄羅斯,也去過全球最小的國家梵蒂岡;去南非 旅遊 時,光是飛機就坐了 15 個小時;獨自參觀過 2010 年的上海世博會;從湘潭市的碼頭走到韶山,56 公裏的路程走了 12 個小時。
在眾多的 旅遊 記憶中,讓易久藩印象最為深刻的是 2013 年去越南的壹次特別旅行。說它特別,是因為團隊四人中,有壹位盲人按摩師周運輝,壹位因車禍導致腿腳半殘廢的遊客宋邵雲,壹位剛恢復不久的肺癌患者郭仁,壹位因脾臟切除導致七級傷殘的遊客,也就是易久藩。
1970 年,還在大隊任書記的易久藩在壹次布置會場時,在懸掛橫幅的過程中,不慎從高空摔下,全身內出血量達 1800cc,最終脾臟被切除,落下七級傷殘。
四人中有三人都住長沙暮雲鎮,郭仁則是大家的熟人。周運輝雙眼視力很差,只能看到壹點點光亮,和易久藩壹樣,周運輝也喜歡周遊各地,但因為眼睛問題,別人都不太願意在 旅遊 時帶上他。
作為老鄉的易久藩,選擇和周運輝結伴前行。"他(周運輝)雖然視力不太好,但是做事穩重。"於是,四人在六天的時間裏,看了越南的著名景點。途中,周運輝拄著拐杖,易久藩則壹直對其照顧有加,擔心周運輝有沒有碰著哪裏 ,有沒有摔跤。從越南回來後,幾人之間的聯系更密切了。
每次 旅遊 後都會花時間寫遊記
從易久藩家的客廳往裏走 ,就到了另壹個小房間,這間房擺了壹張用於吃飯的矮桌,還有壹張稍高的桌子,易久藩專門在這張桌子上寫遊記。
"我只要去到壹個地方,去到壹個國家,就會寫遊記,這是我旅行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壹個環節。"易久藩說,壹般為期壹周的旅途,他回家後,也要花上壹周左右的時間寫遊記。"寫遊記的過程,也是回憶整個旅途的過程,把所有美好的記憶記下來,這樣我隨時都能翻看,不管到什麽時候都不會忘記。"易久藩說。
南非之行的第五天,易久藩選擇用《喜看大西洋》概括當天的行程。這首打油詩寫道:大西洋面不平凡,藍天碧水好風光。洋中後浪催前浪,洶湧澎湃白浪翻。岸邊卵石銀光閃,水上船舶不停航。遊人到此觀奇景,歡聲笑語拍攝忙。
至今,易久藩已經有 10 余本遊記,整整齊齊地掛在墻上。最近壹段時間,易久藩打算去廣東的南極村看看,但由於此前壹同出遊的幾位夥伴都說"腿腳有些疼",這個計劃只能暫時擱置。但即便如此,易久藩依然對下壹次的出遊滿懷期待。
編輯/白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