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銀幣其實是古希臘的壹種流通貨幣,如今早已不再使用。而為什麽問題中要出現30枚硬幣?
其來源是聖經中最有名的壹個故事。2000多年以前。以色列在羅馬的統治下,猶太人被壓迫和欺辱,他們期待救世主的到來,就像先知摩西帶領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壹樣,帶領猶太人脫離羅馬的統治奔向自由,這時候出現了耶穌。他聲稱自己是神的兒子,有大批的群眾追隨,可羅馬統治者覺得耶穌是個麻煩。猶太人的宗教領袖更是認為耶穌沒有學歷也沒有背景,經常指責他表裏不壹的。但底層的猶太人希望耶穌能帶領人民打倒羅馬的帝國主義,耶穌卻選擇壹種聰明的方式宣傳兼愛非攻可,這種傳教方式也嚴重損害了當時上層祭祀階層的壹眾利益。
於是,他的敵人們聯手作了壹個局,在公開演講時問他:如果我們給凱撒納稅,那可不可以?這句話,用心非常險惡,如果他說不納稅,他們可以跑到羅馬人的告狀說,壹個搞宗教的人要幹預政治煽動群體,如果他說納稅,就會得罪猶太人。聰明的耶穌沒有立即回答,她想旁邊的人要了壹個銀錢,他表明自己身上從不帶我古羅馬的錢幣,他問對方這銀幣上的頭像長得像誰,敵人回答道像凱撒耶穌,他這才表明立場說:凱撒的物歸凱撒神,神的物歸神。這句話之後的影響深遠,他預示了教會和政府分權而至的壹種現象,這場危機被他巧妙化解。可之後,耶穌被自己的徒弟出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他的徒弟猶大出賣耶穌所得的賞錢30個硬幣。在當時羅馬壹個壯工壹天的工資大約是壹個銀幣左右,30個硬幣就是壹個月的工資,放到今天可能相當於5000人民幣左右。這邊小小的銀幣,不僅是羅馬帝國宗教的縮影,也見證了古羅馬帝國的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