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壹個就是影片大部分精美壯觀的部分,即海上漂流,少年派獨自與孟加拉虎對峙、幫助、***處的故事,很多心存美好的觀眾更願意相信這個;影片用日本保險公司的人不相信這個故事,用無人島不存在的客觀事實來逼供出“真實”的下壹個故事,即講述人又用語言講述了壹遍母親、廚師、水手和“我”的故事。
2、第二故事的四個人物存在,廚師對應鬣狗,相繼殺了斑馬對應的水手,和猩猩對應的母親,然後派對應的老虎,最後殺死了鬣狗。異樣趣味在於,派殺了廚師,但他後來是怎麽活下來的,卻跟船上的屍體有關。
3、通過無人懸浮島的母親身體外形等解讀,觀眾可以做出以下的合理猜測——派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老虎獸性上身,爆發了人性中最黑暗殘忍的壹幕,他吃了母親的屍體。派最終得救,老虎頭也不回地走進森林,意味著獸性從派的身體中消失,人性中的善惡美醜重新歸位。內心有猛虎,李安也想告訴觀眾,每個人內心都有壹只老虎,而我們不願正視或看不到他人的內心,通常都有壹個令人戰栗的瘋狂和野蠻滯留其中。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評價: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無論是小說原著還是改編的電影同樣可以讓讀者和觀眾聯想到若幹篇文學文本。因為電影版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著電影導演的二次創作,突出的重心與小說原著會有些微的差別,所以暫不涉及小說原著,僅根據影片的表現內容來談。
雖然電影和文學並不等同,但不可否認,二者有著許多的相通之處,並且本文展開論述的前提是僅關註電影的故事結構和主題思想,不涉及電影拍攝的技術層面。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少年派的奇幻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