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1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80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法學、經濟學、歷史學、教育學、管理學、理學、工學、農學、藝術學10大學科門類,有5個山東省重點學科,18個校級重點學科。
山東省重點學科(5個):應用數學、紅色文化學、辭書學、區域經濟學、自然地理學。
校級重點學科(18個):運籌學與控制論、凝聚態物理、計算數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英語語言文學等。 據201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教職工27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00余人,博士、碩士1300余人,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110余人,外籍教師100余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4人,全國優秀教師8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1人,曾憲梓教育基金獎獲得者15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山東省優秀教師20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山東省學科帶頭人6人,省級教學名師5人,山東省中青年學術骨幹5人;有61人被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聘為博士或碩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先生擔任學校名譽校長;兩院院士薛群基、錢逸泰、陳清泉、薛其坤、姚建銓、匡廷雲受聘為學校雙聘院士;著名教育家潘懋元、諾貝爾獎獲得者蓋蒂·謝克、英國劍橋大學教授麥大維、日本名古屋大學教授牧野篤等300余人擔任兼職教授。
省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大學英語教學團隊、數學專業主幹課程教學團隊、自然地理學教學團隊。 質量工程
據201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山東省特色專業和品牌專業,8個校級本科品牌和特色專業。建成省級精品課程13門,校級精品課程68門。
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數學與應用數學。
山東省特色專業和品牌專業(2個):地理科學、漢語言文學。
省級精品課程(13門):高等代數與解析幾何、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大學物理實驗、數學分析、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學教學論、常微分方程、中國古代文學、語言學概論、政治經濟學、英語口語、高級英語、大學英語。
教學成果
據201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本科生考研率達到50%以上,專科生升本率75%以上,畢業生就業率超過95%,社會滿意率達到97%。學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獎16項。 學校與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五國高校達成互派留學生協議,實施3+1和4+2合作培養模式,還同美國紐海文大學***同開辦了研究生(MPA)聯合項目;學校常年引進外籍教師,招收留學生。與美國伊利諾宜大學、加州大學、席勒國際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華威大學就聯合開展臨沂大學軟件和管理體系建設、二級學院建設等事宜達成合作協議。 學校先後與美國、英國、俄羅斯、韓國、日本、法國、印度等國家的28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辦學關系,***同開展本專科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分互認、互派留學生、本碩連讀等多種形式的合作辦學。舉辦兩屆“大學經營國際論壇”、四屆中韓文化藝術交流展。據201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2004年以來,學校有120人次教學和管理骨幹參加了境外交流與培訓,2人應劍橋大學邀請出席2007年世界女數學家大會,40余人次參加了國際學術交流活動。
學校與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合作***建實驗教育學院,與清華大學、青島大學、青島理工大學、聊城大學等建立了密切的對口指導、幫扶、合作關系。在國家教育部和山東省委領導的支持下,與山東大學建立全面的教學科研幫扶合作關系,在師資培養、課程引進、學科專業建設、信息網絡資源***享等方面開展對口支持與合作。 據201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山東省市場與價格研究中心、山東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臨沂師範學院區域教育研究中心、山東革命根據地史料研究中心、王羲之研究所、資源環境研究所、化學化工研究所等28個研究機構。其中,有2個山東省重點研究基地,1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3個校級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重點實驗室(1個):山東省水土保持與環境保育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重點研究基地(2個):紅色文化產業開發研究基地、山東省沂蒙文化研究基地。 圖書館藏
學校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430余萬冊,電子圖書75余萬種,電子期刊3.5余萬種,電子圖書和電子期刊達1.4余萬GB。有23個中、外文數據庫,數據量折合圖書241.67萬冊。藏有各類地方文獻6800余冊,其中建國以來的省內市誌、縣誌全部收齊,還收藏有覆蓋全國各府、各縣誌書的《中國地方誌集成》;清乾隆年間銅板印刷的《沂州府誌》、《莒州誌》、《費縣誌》、《郯城縣誌》等珍藏本。
學術期刊
2002年,《臨沂大學學報》被評為“全國百強社會科學學報”、“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2003年11月被評為“山東省優秀期刊”,2004年12月被遴選為“中國社會科學期刊精品數據庫”期刊,所載文章不斷被《新華文摘》、人大書報復印資料等轉載或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