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依樣葫蘆的主人公是誰?依樣葫蘆有什麽歷史典故

依樣葫蘆的主人公是誰?依樣葫蘆有什麽歷史典故

成語依樣葫蘆的意思是什麽?成語依樣葫蘆的意思是指照別人畫的葫蘆的樣子畫葫蘆。比喻單純模仿,沒有創新。同“依樣畫葫蘆”。那麽,成語依樣葫蘆的主人公是誰?成語依樣葫蘆出自何處?依樣葫蘆有什麽歷史典故。

成語依樣葫蘆的主人公是陶谷

陶谷,本姓唐,字秀實,邠州新平(今陜西彬縣)人,北宋大臣。陶谷早年歷仕後晉、後漢、後周,曾先後擔任單州判官、著作佐郎、監察禦史、知制誥、倉部郎中、中書舍人、給事中、戶部侍郎、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翰林學士承旨等官職。 >北宋建立後,陶谷出任禮部尚書,後又歷任刑部尚書、戶部尚書。開寶三年(970年)病逝,追贈右仆射。

成語依樣葫蘆出自何處

宋·魏泰《東軒筆錄》第壹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依樣葫蘆的歷史典故

陶谷是個學問淵博的人,他發現宋太祖對於壹些辦文告和寫文章的臣子,包括他這個翰林學士在內,都不太重視,他就向太祖請求調離翰林院。太祖聽了,笑著說:“這種官很難做,只能依照葫蘆的樣子畫葫蘆;我看,妳還是繼續做下去吧!”陶谷聽到太祖這麽說,心中很不舒服,就在翰林院的墻壁上題了壹首詩,來抒發他自己的牢騷。詩的原句是這樣的:“官職有來須與做,才能用處不憂無;堪笑翰林陶學士,壹生依樣畫葫蘆。”後來,宋太祖見了這首詩,就格外的不喜歡他了,將他冷藏,始終沒有重用。從此,這句“依樣葫蘆”就被人用來比喻處理事情的時候,只會模仿別人,沒有絲毫改革的新意。

依樣葫蘆的的啟示

雖然,新的事物需要舊的來做參考,但是主要應該改造舊的,創造新的,才容易有進步,才能更好,如果只依照舊的壹模壹樣的去做,那有什麽意思呢?就像我們從事科學研究,對於別人的成就,只能參考,主要的還是應該創造出新的東西;如果只照著人家的東西,毫不改進的去做,那就成了“依樣葫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