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什麽是亞軌道飛行?維珍銀河的首次商業太空旅行,真的到太空了?

什麽是亞軌道飛行?維珍銀河的首次商業太空旅行,真的到太空了?

在7月11日,維珍銀河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成功進行了壹次亞軌道飛行,很多新聞標題上說是首次太空商業旅行,但是看到新聞內容才發現,這艘飛船最高只飛了80公裏的高度。再過幾天,世界首富傑夫·貝索斯也將乘坐自家藍色起源的飛船實現壹次亞軌道飛行,飛行高度很可能會超過維珍銀河的80公裏。

那麽這些所謂的太空商務飛行的“亞軌道”是啥意思呢?這樣才不到100公裏的高度能算是太空旅行麽?

亞軌道的高度壹般指的是20~100公裏的高度,這裏介於飛機和衛星的飛行高度中間。而亞軌道飛行壹般指的是飛行器能夠達到100公裏左右的亞軌道高度,同時這些飛行器的速度又不夠快,不足以讓自己壹直停留在這個區域空間中。

我們知道,想要讓飛行器能夠維持在軌道上飛行,那麽它的速度就需要達到第壹宇宙速度,也就是28000公裏/小時,壹旦達到這個速度,就能夠圍繞地球持續飛行;低於這個速度的飛行器,不管它飛得多高,也只是在做拋物線飛行,最終都是要落到地面上的。

比如發射衛星的時候,大部分的壹二級火箭殼體都能夠到達很高的高度,但是最終這些火箭殘骸還是會掉落回地球上,這些火箭殼體就是沿著亞軌道飛行的。而我們所說的彈道導彈基本上也都屬於亞軌道飛行。

再說壹個冷知識,其實美國的第壹艘宇宙飛船——自由7號,也是采用的亞軌道飛行,它的飛行最高點才187公裏,整個飛船在太空中只停留了15分鐘,比前蘇聯加加林乘坐的第壹艘宇宙飛船——東方1號技術上差遠了,只是壹個倉促發射的產物。

所以其實亞軌道飛行和高度關系並不是很大,雖然亞軌道高度是20~100公裏,但是有的亞軌道飛行器的高度也可以很高。只要是速度不夠快不足以讓自己在地球軌道上停留的,都可以看做是亞軌道飛行。

目前商業太空旅行方案基本上都是采用的這種亞軌道飛行方式,只是高度可能不壹樣,維珍銀河能飛100多公裏高度,藍色起源的飛船還要更高壹些,但是即便是更高壹些,也不代表這些飛船的技術難度就很大,和在軌的宇宙相比,這些亞軌道飛行器的難度還是要低上很多的。

所以這次維珍銀河的首次商業太空旅行,在商業上的意義很大,但是在技術上的意義,並不像有壹些營銷號說的那麽大,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當然妳說能夠提升普通人進入太空的門檻,這個象征意義還是挺大的。

現在問題來了,亞軌道飛行明顯和在軌的宇宙飛船不是同壹個概念,那麽這種亞軌道飛行能算是進入太空麽?

這個還真不好說,地球大氣層和太空的界線壹般是按照卡門線來區分的,而卡門線的高度是地球海平面上空100公裏,所以從這個定義上看維珍銀河其實還沒有到達太空,但是已經很接近了,而且據說維珍銀河設計高度是可以超過100公裏,只是因為首次商業飛行為了保險起見降低了飛行高度。

勉強來說,維珍銀河是能夠實現太空旅行的,過幾天的藍色起源的飛船應該可以真正的跨越100公裏的卡門線進入到太空中。

所以這些商業太空旅行也不完全是噱頭,至少是摸到了太空的邊緣,而且隨著未來的發展,高度肯定越來越高,甚至將來高度超過400公裏國際空間站高度的“亞軌道飛行”都是可能實現的。而且即便是100公裏的高度,這裏的大氣已經可以忽略不計,能夠看到滿天的繁星和地球的弧形,和真正空間站上看到的太空區別也不是特別大。

這樣說來,只需要花幾十萬美元,就能夠有這樣壹種獨特的體驗,哪怕是只有幾分鐘,這種感受也是很好的。